2025年井冈山金斑喙凤蝶保护科考志愿者活动第一批次(4月份)入选志愿者风采

2025-04-17 11:14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2025年井冈山金斑喙凤蝶保护科考志愿者活动,即将拉开帷幕,这是在2022年和2024年两届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提升,举办的第三届志愿者活动,是目前国内金斑喙凤蝶保护领域的唯一志愿者科考活动。目的是不断践行公民科学行动,把招募到的志愿者,同保护区人员一起做金斑喙凤蝶保护和科研实验,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科学数据;同时,使志愿者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多重社会价值。
    2025年志愿者活动分两批次实施(分别是4月和8月)。4月18日至27日,一群满怀热情的志愿者们就要整装待发,他们将踏上井冈山这片红色热土,共同开启一场“保护绿色”的科考之旅。

何桂强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高级工程师井冈山在地志愿者,本届“2025井冈山金斑喙凤蝶保护科考志愿者活动”执行负责人(主持实施过两届);井冈山保护区蝶类研究主要成员,基层林场工作36年;参与过井冈山、庐山等五个保护区的蝶类本底调查;全程参与井冈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综合科考、金斑喙凤蝶专项科考;全国蝴蝶观测项目--井冈山样区和庐山样区的团队主要技术人员;《江西蝶类生活史研究I(井冈山卷)》主编之一;连续五年获得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的专项科研经费资助;2021年荣获“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吉安市“全市林业科普先进个人”。
    自然格言:深入自然才能了解生态,与自然为友,与生态为伍,乐趣无穷。
志愿者风采
上海际畅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胡影陶
    资深自然教育导师,擅长鸟类观察、昆虫夜观和植物导赏。不仅痴迷博物学、也对地理学各分支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各种交通工具。善于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转化为有趣好玩的流行语,是倍受好评的少年儿童出版社签约科普作家。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各类公益科普讲学,为上海动物园、辰山植物园等知名科普基地服务多年,更为多地的鸟类、昆虫、植物等的本土物种家底调查做出突出贡献。
    自然格言:当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时,生命才能真正绽放光彩。

湖南长沙市昱蝶飞扬生态庄园创始人:毛舟
    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湖南省昆虫学会会员,自幼痴迷蝴蝶生态,深耕蝴蝶研究、人工养殖与科普推广领域多年。有专业昆虫学基础和多年森林资源调查野外实践经验。曾主导运营湖南省首家蝴蝶文化主题公园,蝴蝶规模化养殖、科普研学体系搭建与景区管理等。在长沙、岳阳等地中小学及社区开展公益科普活动超百场,激发公众对自然保护的关注。2020年创立“昱蝶飞扬”品牌,专注于蝴蝶生态产业链开发,成功打造长沙市首个标准化蝴蝶养殖基地,并为全国多地景区提供蝴蝶园规划、技术培训及文创设计服务,积极推动“从蝴蝶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传播。
    自然格言:昱蝶飞扬,遇见蝴蝶,预见美!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法国农业科学院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万滨
    专注昆虫免疫与寄生蜂-寄主互作研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实验室是理性探索的战场,野外则是生命密码的瞭望台。九岭山的苔痕、井冈山的蝶翼,见证了我带领学生追踪昆虫行为的执着。在寄生蜂防控研究中,我曾惊叹赤眼蜂作为“农林卫士”的控害能力,直至发现其另一重身份——‌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金斑喙凤蝶幼虫的天敌‌。这“生态盾牌”与“蝶类杀手”的双面性,恰是自然对人类敲响的警钟:生物防治的刀刃需精准拿捏,方能维系生态链的微妙平衡。此次我将携病虫害防控经验与寄生蜂研究成果,去探索金斑喙凤蝶的生存困局;更期待与团队探寻赤眼蜂基因中的调控密码,在保护与防治间寻找共生之道。愿以科研星火照亮青山,与诸位共护“蝶中瑰宝”的蹁跹倩影!
    自然格言:天敌之矛法自然之度,蝶翼之殇显生态之衡。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在读:江晨煜
    曾在九岭山、井冈山、官山等多个自然保护区进行昆虫资源调查。通过实践,我熟练掌握了昆虫标本制作、采集与饲养技能,积累了丰富的野外调查和科研经验。我对昆虫有浓厚兴趣,目前在实验室成功饲养并繁殖了玉带凤蝶、双叉犀金龟和孔夫子锯锹甲等昆虫。
    自然格言:河流不避曲折,故能抵达海洋。

深圳南信国际人事经理:沈皞
    蝴蝶发烧友,拍摄记录全国蝴蝶782种,目标突破1000种,国内外长期野外拍摄。
    自然格言:生命是奇迹,生命也不易,最深沉的爱,是给它自由。

聆听自然科普工作室创设人:林继伟
    临床医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外企职业经理人15年,2019年投身环境保护与自然教育领域。作为湘江(长沙段)洲岛调研、长沙黑臭水体治理、泉井饮水安全及红火蚁入侵调查的核心执行者,兼具科学严谨与人文关怀。2019年起痴迷昆虫研究,通过自学与田野调查积累深厚昆虫学知识,成为《小学生导刊》“昆虫真有趣”专栏作者、《一起发现》特约撰稿人,撰写科普文章数十篇,运营“虫来精彩”公众号发布原创内容800余篇,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超200场。兼具资深驴友与乡土人文地理爱好者身份,足迹遍布长沙及周边山川,全年超半数时间在野外考察,个人记录长沙昆虫种类逾千种,以独特视角捕捉自然细节。跨界思维与实干精神并存,愿以医学的精准、文学的洞察力、经理人的执行力、公民科学的情怀,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新维度。
    自然格言:护虫即护生态多样性,守多样性便是守人类未来。
 

上海博物馆学院签约讲师:韩冠莹
    ICAD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10年资深广告设计师,8年博物馆教育课程设计师。现任上海博物馆学院签约讲师。曾为多家学校、幼儿园及社区设计博物馆PBL课程、师训、教育试点课程,内容涵盖文博常识、数学逻辑、自然科普、博物绘画、昆虫养殖等多个领域。积极投身上海本土昆虫(尤其是鳞翅目蛾类)多样性调查、分类鉴定工作,以及科普宣传,并参与编著《蝶蛾探究宝典》。上海浦东生物学会会员,协助完成各类自然教育师训课程、对外展览、学术交流活动。
    自然格言:让自然滋养孩子,从孩子的眼里看到光!

广东艾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润田
    资深自然生态摄影师与自然教育导师,现任东莞市摄影家协会石排分会理事、东莞观鸟协会会员,并担任车八岭、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志愿者讲师。以镜头记录野生动植物超千种,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珍贵影像资料。作为自然教育践行者,开发“城市观鸟”“蝴蝶生态观察”等特色课程,策划组织自然教育活动超百场,培养的学生团队在国家级、省级观鸟赛事中屡获佳绩,并指导学生斩获东莞市首届观蝶比赛一等奖。主编的《东莞市蝴蝶图鉴》《东莞市观鸟手册》成为本土自然科普的重要工具书。在生态科研领域专注濒危物种研究,2024年参与井冈山金斑喙凤蝶保护科考,成功记录该物种卵、幼虫、成虫全生命周期珍贵影像;2025年启动金斑喙凤蝶野外监测项目,致力于填补该物种蛹期影像记录的空白。凭借丰富的野外经验与敏锐的观察力,持续为生态保护与科普教育贡献力量,用影像与行动搭建人与自然的情感桥梁。
    自然格言:环保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不是未来,而是现在。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本科在读:龙嘉馨
    热爱自然,喜欢自然观察,鸟兽虫木,课余时间化身蝴蝶饲养员,饲养观察记录多种蝶类及其他昆虫生活史,同时长时间来进行自然教育与环境保护行动,用所学知识引导大众了解自然,关心自然,爱护自然。我非常珍惜此次井冈山金斑喙凤蝶科考经历,我将以专业视角记录珍惜蝶类的栖息地及生物学特性等,希望能和众多志愿者一起为金斑喙凤蝶种群保护提供更多详实数据,更愿以自然教育者的热忱,让更多人听见中国“蝶中皇后”的生存故事!
    自然格言:自然保护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要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去保护大自然。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学硕士在读:申轲
    诗人、博物爱好者。高中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在《山花》《梵净山》等贵州知名文学杂志发表诗歌作品;浙江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后,在多彩贵州网担任摄影记者,期间报道记录数博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中心交流周等国际会议活动;2022年接触到博物学,对蝴蝶的美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观察记录贵阳市的蝴蝶。2024年进入香港中文大学修读新闻学专业,学习环境新闻写作等课程。目前正在着手翻译博物学史有关著作。希望通过这次的志愿者活动,了解更多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故事,为讲述中国的“博物传奇”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自然格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供稿: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