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焕新前行——鹰潭铜产业发展一线见闻

2025-04-24 05:32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晖

  权威数据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产业链加速转型升级,产业链增加值同比增长18.4%。数据表明,我省工业经济延续较快增长态势,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释放。今年前两个月,鹰潭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位列全省第一,作为主导产业的铜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7.2%。在外部环境承压、铜价波动较大等复杂形势下,鹰潭铜产业如何实现逆势而上?日前,记者深入园区、企业,探寻鹰潭携“铜”蝶变的密码。

  为企业打造一片“生态雨林”

  4月18日,记者走进位于鹰潭高新区的江西利尔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只见企业新购入的六辊轧机正在进行调试。“今年10月全面投产后,这条投入3亿多元的生产线每月可生产4500吨高精度压延铜箔和铜带。”公司总经理助理石乔木介绍。

  利尔立德是一家成立才两年多的铜企,其母公司是2006年落户鹰潭的江西同心铜业有限公司,母公司的创始人正是石乔木的爷爷。

  “我们是浙江温州人,三代在鹰潭办厂,看中的就是这里的产业生态。”在利尔立德生产车间里,石乔木熟练地介绍各种产品和生产工序,“我们的产能持续扩大,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目标是把公司做强做大,争取上市。”

  原材料加工、成品应用、再生铜回收……在鹰潭高新区,一块铜能走过它的“前世今生”。工作人员笑称,在园区吆喝一声,就能把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负责人聚集起来,大家坐下来碰一碰,不少生产经营的难题就能得到解决。

  “区域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产业集群、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的竞争。”鹰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鹰潭已构建铜原料、铜冶炼、铜加工、铜研发、铜检测、铜贸易、铜文化、铜制品等“八位一体”产业体系,成为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加工基地和重要铜消费区。

  2月16日,2025年首列进口铜原料直达专列运抵鹰潭国际陆港,比普通班列节约运输时间16个小时以上,为企业及时把握铜原料行情、全力投入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将“入海口”搬到“家门口”,鹰潭国际陆港通过打造集进出口贸易、加工、保税、铜现货交割为一体的铜原料储备、集散、消费地,助力铜企业更好地“买全球、卖全球”。

  不止于建设运营鹰潭国际陆港。鹰潭还上线中部地区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帮助企业解决授信及买卖方信用问题,形成铜资源的集聚效应,提升贸易量;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现代产业引导基金,推出铜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设覆盖鹰潭、辐射全省的“铜产业大脑”,通过“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重点满足链上企业对资金、供销、数转、科技等方面的需求……

  为企业打造一片“生态雨林”,企业才能积蓄自由生长的力量。而优质企业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体力量,集群优势终将转化为发展胜势。

  “目前,鹰潭拥有超百亿企业(集团)6家,超50亿企业(集团)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93家。”鹰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提升产业链韧性

  受国际形势、汇率等因素影响,去年以来,铜价“忽冷忽热”,但鹰潭的铜产业非但没有跟着“坐过山车”,反而逆势增长,保持稳中有进,让人不禁好奇其韧性与活力从何而来?

  位于贵溪经开区的江西云泰铜业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是,摆脱“低端锁定”,向中高端攀升。

  在云泰铜业,记者看到了只有一张纸厚度的高精度黄铜板带。看上去纤薄的铜板带,利润却并不“纤薄”。据董事长赖士浩介绍,该公司过去从事铜锭粗加工,产品技术门槛低,容易受铜价影响,往往要看行情“吃饭”。

  与其在低端市场的夹缝中求生存,不如未雨绸缪延长产业链。引进电子级精度铜板带先进生产线的云泰铜业,进入了高端市场的细分赛道。“相较于铜锭加工,高精度铜板带生产附加值提升了10多倍,2024年企业营收达38亿元,较2020年翻番。”赖士浩说。

  与云泰铜业不同,在数字化里找动力,是位于余江区的江西保太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向低效率、低效益等问题开炮的自我革命。

  4月18日上午,在保太公司门口,一排排等待入场的货车井然有序停放路旁。供应商只需通过企业的小程序知悉交易数据,交易价格则自动结算,大大减少过去再生金属回收的人力物力。

  “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亮点之一,就是整合了上游2万多家回收供应商共同开启智改数转,带动再生金属回收行业降本增效。”保太公司办公室主任赵梓含说。

  从2021年开始,鹰潭就在全市布局技改工作,为铜产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截至今年3月底,该市已完成入企诊断581家、完成改造400家,全市10家企业入选省级“小灯塔”企业、7家企业入选“数智工厂”。数字化犹如一个新工具,帮助铜企业在业务变革、效率提高等方面开辟新的增长点。

  江铜宏源二期年产15万吨电解铜项目开工建设,贵溪市众安铜业有限公司2万吨电子级高纯活性氧化铜粉项目即将投产,江西云盛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精度铜板带项目加紧建设……在贵溪,一家家企业增资扩产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贵溪经开区招商服务部部长李松告诉记者,贵溪市聚焦铜产业链,一边“招新树”,深入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韧性;一边“扶老树”,鼓励现有企业产业链向前后端延伸,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在项目招引上,鹰潭市围绕铜基新材料集群12条细分产业链开展“敲门行动”,精准招引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不断提高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去年3月后新建投产入规的21家企业,今年前两个月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提高7.3个百分点,成为今年工业稳增长的有力支撑。”鹰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走进江西鑫铂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厅,一卷厚度仅为3.5微米、薄如蝉翼的铜箔吸引了记者的视线。

  “这款铜箔厚度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公司行政部部长章园介绍,铜箔越薄,电池能量密度越高,成本也越低。“虽然目前市面上4.5微米和6微米的铜箔是主流,我们这款领跑行业技术前沿的3.5微米铜箔应用场景还不多,但拥有高精尖的技术就是我们的优势,也是企业的‘护城河’,有助于我们抢占高端市场。”

  “独门绝技”是铜企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不二法宝,未来材料则是鹰潭铜产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

  铜基新材料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材料,对高精铜板带、电子铜箔、精密铜管等铜基新材料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铜产业正迎来重大机遇。

  在冶炼端,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的闪速熔炼、艾萨法电解精炼技术世界领先,铜冶炼综合回收率、吨铜综合能耗等多项指标全球领先;在加工端,高品质铜合金线坯及超微细电子线制备成套技术等一大批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鹰潭聚力建设国家级铜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核心区,构建了“矿产—加工材料—应用—回收”全产业链生态圈,集群本地配套率达45%,铜产品省内销售率达42%;与国内20余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搭建全国唯一的铜产业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铜产业大脑”,集群80%的铜企业开展了数字化改造,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场景)8个。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打造全球铜基新材料创新策源地、全球领先的铜基新材料生产应用高地。”鹰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3月,鹰潭出台了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将鹰潭铜基新材料集群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到2027年,集群营业收入达到6600亿元,全国占比保持15%以上”。

  鹰潭铜产业这一传统企业,正以确定性的转型升级对冲不确定的风险挑战,不断打造发展新优势。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