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江西”里的经济活力
赣鄱大地,繁花似锦。南昌万寿宫升腾的瓦罐汤香气与非遗创意交相辉映,各大景区人头攒动与街头夜市火爆的夜经济勾勒出春日消费活力,景德镇陶溪川的釉色在数字经济中焕发新彩,江西锂电池产品出口畅销海外市场……热气蒸腾的春天图景里,跳动着江西经济的强劲脉搏。
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今年以来,江西以系统思维打出促消费“组合拳”,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省发放消费券超12亿元,撬动近100亿元消费规模,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拉动销售增长35%,家电换新撬动50亿元市场。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让“政策暖风”吹进了市井街巷,推动消费市场“春意盎然”。
今年一季度,5.5%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是充盈“烟火气”最有力的证明。促消费政策与市井百态交织,升腾起经济持续向好的蓬勃活力。
透视一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长5.7%的背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6%,政策“添柴”燃旺消费之火,成为拉动经济的“第一引擎”。

金溪历史文化街区内人头攒动。朱海鹏/摄
市井烟火折射经济韧性。消费数据的跃升,不仅体现在统计报表,更书写在街头巷尾的热闹里。一季度全省餐饮收入增长11%,夜间经济规模突破400亿元,这些“人间烟火”里,藏着江西经济的韧性密码。银发经济“焕发新机”,针对1800万老年人口,江西推出适老化改造补贴,智能穿戴设备、康养旅游等消费增长迅猛。
跨界融合玩出新意,景德镇陶溪川将制陶体验与咖啡文化结合,单店日销售额破10万元;赣州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引入汉服旅拍、非遗工坊,客单价提升3倍。这种“传统文化+现代体验”的模式,让消费既留“量”更留“价”。
供需双侧发力育新机。消费活力的持续释放,得益于供给侧改革与需求端升级的同频共振。一季度江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消费支出增长6.2%,收入与消费的“双提升”形成正向循环。制造端“向新而行”,江铃汽车推出全球首款“钠电池”新能源车,三日预售订单破万;晶能光电MiniLED产品点亮北京冬奥场馆,带动相关消费电子销售增长25%。
从“江西制造”到“江西智造”,供给升级创造新需求。以打破要素流通壁垒为引擎,全省建成20个冷链物流中心,农产品损耗率从30%降至15%;“赣服通”平台接入6万家商户,消费投诉24小时响应机制让消费者敢花钱、愿花钱。
从“流量”到“留量”的升维。当前消费市场已进入“精耕细作”时代。江西敏锐把握趋势,推动消费品质化升级,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0亿元的同时,服务消费占比提升至42%,消费升级指数居中部前列。
南昌武商广场引入30个首店品牌,开业首日销售额破纪录;抚州仙盖山野生动物园采用AR导览系统,门票二次消费占比达35%,一系列创新实践表明,消费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经济活力不仅体现在统计数据的全面向好,更蕴含于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力迸发、社会预期的持续改善和发展信心的不断增强。当消费引擎全速运转,高质量发展就有了厚实的底气。站在新的起点上,江西正以消费为笔,饱蘸民生之墨,在红土地上绘就更绚丽的“富春山居图”。(作者:梁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