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金析为证”?如何推进?公安部权威解读
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权威解读公安机关资金分析鉴定工作程序规定—— “金析为证”有效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近日,公安部印发《公安机关资金分析鉴定工作程序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程序规定》),明确将资金分析鉴定纳入公安机关法定鉴定范畴,规范了资金分析鉴定流程,推动分析成果转化为鉴定意见类刑事诉讼证据,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资金分析成果因“证据属性模糊”而难以被司法环节采信的难题,为“金析为证”提供了制度依据。
什么是“金析为证”?为什么开展“金析为证”?公安机关如何推进“金析为证”?对此,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权威解读。
什么是“金析为证”?
——实现资金分析由“数据”向“证据”转化
“金析为证”是“资金分析成果证据转化”的简称,是将资金分析成果转化为刑事诉讼证据的一种法律实践活动。此前,资金分析成果主要体现为资金分析报告。以《程序规定》印发为标志,资金分析成果转化的证据类型进一步明确为鉴定意见。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金析为证”由“金析”和“为证”两部分组成。“金析”是“资金分析”的简称,指通过资金分析,依法对涉案资金数据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对资金交易的进出账户、金额大小、交易时间、对手信息的关联性和共同性进行研判,确定账户之间关系和资金去向,进而查明有关违法犯罪事实。
资金分析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资金分析是依法依规开展的刑事司法活动,即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二是资金分析是依照相关技术标准和程序规定开展的数据分析过程,即相关资金数据的获取、查询、反馈、分析等全流程、全环节必须严格依照有关程序规程执行;三是资金分析以严把数据安全关口为前提条件,即对数据采集、存储、流转、使用的全过程实行严格的安全管理,严防数据丢失或泄露,同时严格监督管理,对所用法律文书、拟查询对象、警官证件等要素进行逐级审核,确保严格规范。
“为证”是“资金分析成果作为刑事诉讼证据”的简称,指按照特定工作程序与技术方法,对资金分析进行全要素、全流程的证据化改造,使资金分析成果具备刑事诉讼证据的基本要素和特征(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并经法庭质证后作为证据使用。
多年来,“金析”在支撑公安机关各警种侦查办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缺少完备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标准规范,“金析”仅限于侦查工作使用,在证据转化这个“关键点”上亟需突破。
“‘金析为证’作为大数据类鉴定项目,填补了公安机关大数据分析鉴定项目的空白,也是对现行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发展和创新,将为案件侦办、诉讼环节提供重要支撑。”该负责人介绍,严格规范“金析”,进而推动“为证”工作,需要将侦查思维转换为证据思维、诉讼思维,通过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工作程序,实现资金分析由“数据”向“证据”转化,将“金析”的应用场景从案件侦查环节延伸至起诉、审判环节,将“金析”成果的用途从辅助侦查办案转化为刑事诉讼的定案证据,打通了资金分析应用于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一公里”。
为什么开展“金析为证”?
——回应司法实践需要,破解公安机关执法难题
近年来,经济犯罪案件呈多发并持续攀升的态势,其在刑事犯罪总量中的占比逐年上升,特别是涉众型、涉互联网经济犯罪持续高发,对于社会治安整体状况的影响越来越大,公众感受度越来越明显。
具体而言,经济犯罪呈现三个主要特征:一是涉案金额巨大。经济犯罪所造成的经济损害往往大大超过其他犯罪所造成的经济损害,实践中,涉案金额逾百亿元的经济犯罪案件屡有发生。二是利益群体追赃挽损的诉求迫切。经济犯罪不仅扰乱经济秩序,而且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经济犯罪案件,尤其是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中,利益群体的挽损诉求较为强烈。三是新型经济犯罪突出。在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的影响下,犯罪分子利用高新技术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现象愈加突出,如利用网上银行、虚拟货币、聚合支付等快速频繁地转移非法资金等。
“面对经济犯罪新特点,公安经侦工作必须顺应形势,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持续提升资金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加速实现转型升级。”该负责人表示,开展“金析为证”是公安机关应对经济犯罪新挑战、提升司法效能的重要举措。2023年以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紧扣公安工作现代化主线,启动资金分析成果证据转化工作,在深入调研、开展试点、组织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程序规定。
程序规定通过配套《法庭科学资金数据检验规程》等技术标准,从法律定位、技术标准、科学理论和专业化建设方面,规范公安机关资金分析鉴定项目和证据形式,系统性推动了“金析为证”从理论探索向实战应用的跨越,进一步凸显了公安机关在打击新型犯罪、维护经济安全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该负责人介绍,开展“金析为证”既是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创新探索与有益实践,也是做专警种的重要方向和有力支撑。公安经侦部门将以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抓手,持续强化资金分析技术建设,持续推进“金析为证”深入开展,不断提升核心战斗力。
当前,资金密集型、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高发,亟需创新工作模式,以适应执法司法需要。“开展‘金析为证’是着力解决经侦执法实践中突出问题的实际行动。”该负责人说,“金析为证”具备成本低、周期短、证据效力有保障等优点,极大地提升执法效率、节省执法成本,“资金分析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侦查、起诉、审判等诉讼环节,也助力刑事司法改革、推动社会治理。”
公安机关如何推进“金析为证”?
——做强专业鉴定,为便捷高效打击各类犯罪提供支撑
近年来,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各项部署要求,聚焦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高水平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依法严打严防各类经济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网络传销、证券期货犯罪、金融诈骗、涉税等领域犯罪的专项行动和集中整治行动,大力开展“猎狐行动”“歼击行动”,严厉打击假币、假发票、涉银行卡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经济金融犯罪,有力保障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为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质效深化法治公安建设,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探索规范开展资金分析成果证据转化工作的方法路径,以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实战、服务全警。
“程序规定的出台标志着公安机关资金分析工作从‘辅助侦查’向‘证据核心’转型。”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标准化技术流程、专业化机构建设和跨部门协同机制,公安经侦部门不仅破解了经济犯罪案件证据转化难题,更以数据赋能推动多警种实战效能提升,“资金分析鉴定不仅服务于经侦部门,还可为其他警种便捷高效破案提供支持。”
程序规定在加强机构人员建设、做强专业鉴定等方面提出要求。
“开展‘金析为证’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需要培育专业化队伍。”该负责人表示,各地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以培育星级联勤中心为抓手,建强资金分析实验室,组建资金分析专家人才库,扎实开展比武练兵活动,锻造一批专业突出、能打善战的资金分析鉴定人才,做强专业鉴定,为精准打击各类犯罪提供有力支撑。
程序规定从资金分析鉴定的委托、受理、实施和补充鉴定、重新鉴定、鉴定文书等环节做了详细阐释,确保各级公安机关依法依规开展鉴定。此外,程序规定允许公安机关资金分析鉴定机构受理监察机关、人民法院等部门的委托鉴定,进一步拓宽了应用范围。
该负责人表示,各地公安经侦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各相关部门警种要积极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同时,加强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衔接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协同推动资金分析鉴定工作,为执法司法实践提供科学证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