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共议,让居民幸福“满格”——看渝水区如何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

2025-04-25 04:50 阅读
江西日报

  许洁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光华 邹宇波

  24小时服务、上门清洗家电、举办百家宴……说起新余市渝水区袁河街道恒大社区恒大城小区的物业服务,业主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渝水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以“强党建、优服务、聚合力、破难题”为工作思路,持续在深化联建共建、促进和谐共融、凝聚共治合力上发力,催生了组织引领、党群携手、共商共议的小区治理共同体,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深化联建共建,“兼职委员”作用大

  “大家一定要警惕刷单返利、虚假订单等骗局,不要轻易转账。”在社区反诈宣传活动中,社区“兼职委员”、民警黄伟结合典型案例,向小区居民详细讲解常见的诈骗方式,获得居民一致好评。

  “我们一共有5名‘兼职委员’,每月邀请他们参加党建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居民矛盾纠纷、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等。‘兼职委员’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新钢街道办事处公园北村社区党委书记刘雨婷说。

  为解决社区力量薄弱的问题,渝水区深入推进党建联建工作机制,推动58个社区与220余家企事业单位、“两企三新”组织开展联建共建活动,落实“三清单一协议”,推动阵地共建、要事共商、党员共管、资源共享。全面推行“兼职委员”制度,重点从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选聘社区民警、联建单位党员干部、业委会主任等104人担任社区“兼职委员”,推动形成齐抓共管、互联互通的工作局面。

  目前,全区“兼职委员”参与社区党组织会议640余次,调解群众矛盾纠纷1300余起,参与各类便民惠民服务活动530余场,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注入新活力。

  促进和谐共融,让居民当好主人翁

  “小区电动车没有地方摆放,要增添一些充电接口。”“小孩子没有玩的地方,希望有更多的休闲娱乐场地。”在袁河街道丽竹社区公园新天地小区的“六角睦邻亭”,居民们围坐在一起,纷纷向网格员小张反映诉求。

  “亭子不大,功劳不小。”在每月定期举办的“睦邻对话日”,“六角睦邻亭”都会迎来一群特殊的“值班员”——小区党员、居民议政代表、网格员等,他们倾听居民诉求,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协调解决,引导居民“有事好商量”。

  为更好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渝水区织密“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级组织体系,推动590个小区全覆盖建立小区党组织,指导小区搭建“邻心议事亭”“六角睦邻亭”等议事协商平台,引导业主委员会党员、物业企业党员等在小区“亮身份”“当先锋”,通过多方提事、协商议事、联动办事,解决了老旧小区改造、违章搭建等一批“老大难”问题。

  渝水区以“红色小区”创建为切入口,持续健全“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多方联动模式,开展议事协商活动3800余次,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2300余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凝聚共治合力,退休干部“老有所为”

  “我家孩子被邻居家的狗咬伤面部,老吴为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多次调解。”说起“老吴工作室”,家住孔目江街道新苑社区明沁苑小区的张女士感慨道。

  “作为一名党员,退休后我一直想为小区作点贡献。”该工作室的首席调解员吴吉华原来是新余市公安局渝水分局民警,接到这个调解案子后,他马上组织双方当面协商,积极化解两家纠纷矛盾。截至目前,“老吴工作室”共化解物业纠纷、邻里纠纷等170起,调处率达99%。

  新苑社区党委书记黄旭介绍,明沁苑小区有退休干部党员112名。为调动老党员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小区成立了12支“红心暖阳”志愿服务队,开展爱心理发、爱心缝补、爱心交换等活动。

  聚焦居民所盼、小区所向、退休干部所能,渝水区全面推进“老年之家+爱心小屋”建设,在社区打造“党支部+老党员工作室+志愿服务团队”模式,创办“老吴工作室”“刘淑梅法官工作室”等一批老党员工作室,组建银发志愿服务队1500余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万余人次,引导退休干部实现从“在岗履职”到“老有所为”的角色转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