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江西”智库专家刘波:党建、法治、数字三方面赋能物业现代化
原标题:
“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人民建议征集活动火热进行中
“问计江西”智库专家刘波:党建、法治、数字三方面赋能物业现代化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崔帆报道:小区物业管理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小物业”牵动“大民生”。近日,江西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委信访局、省住建厅联合“问计江西”平台,面向社会发起“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人民建议征集活动,短时间内便引发热议。
活动除了在平台征集建言外,还通过线上在大江新闻客户端、微博开设话题互动、线下走进社区等形式,广纳群众意见,活动浏览量突破百万人次,征集的内容中不乏一些优质建言。
群众痛点:物业公司质价不符、信息不透明
在收集到的一系列建言中,网友“刘永安”的建言直指物业行业“顽疾”:收费标准混乱、服务标准模糊、公共收益不透明等问题频发。部分小区存在“天价停车费”与低质服务并存的现象,甚至出现“未交物业费禁收房”等操作。其建议通过细化服务标准、分类定价、收支公开、规范停车收费、严管前期物业、完善纠纷调解机制六方面,推动行业法治化、透明化发展。
另一网友“薛佶聪”则聚焦信息不对称问题。他认为,小区业委会缺乏专业评估能力,常依赖熟人推荐或广告选择物业,导致劣质服务泛滥;而优质物业公司因缺乏推广渠道被迫退出市场。对此,他建议搭建全省物业信息整合平台,涵盖企业资质库、行业动态、需求反馈三大模块,并引入AI大模型为业主解读专业参数,破解信息壁垒。
此外,还有不少网友提出“建立‘物业快速响应’机制”“推行‘物业服务质量红黑榜’动态监督机制”“设立统一的物业管理网络公示平台”等建议,赢得大家纷纷点赞。
行业转变:物业管理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深耕”转换
“问计江西”首批智库专家,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副教授刘波认为,当前,住宅小区早已超越单纯的居住空间属性,其物业管理所承载的公共治理与民生服务职能愈发凸显——从垃圾分类督导到高空抛物治理,从消防通道清障到老旧电梯更新,物业服务的质量正成为衡量城市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标尺。
“物业管理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深耕’的转换,从‘粗放管理’到‘精准服务’的跃升,其核心命题已从‘有没有物业’转向‘物业优不优’,从‘被动兜底’转向‘主动增值’。”刘波说。
专家支招:党建、法治、数字三方面赋能物业现代化
如何助力推进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现代化?刘波认为可从党建引领、法治思维和数字赋能三个方面入手。
刘波表示,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加强建设友好型社区,树立“红色物业”特色品牌,选派党建工作兼职指导员,组建青年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针对住宅小区居民体量、“一老一小”重点群体特征开展调研活动,聚焦社区居民急难愁盼,分类党建指导,将社情民意融入科学决策,集中解决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探索物业管理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及时调解邻里关系矛盾纠纷。
同时,以法治思维破解物业管理难题。加强行政监管力度,相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出台物业服务企业和物业项目负责人信用管理办法,明确物业费调整须遵循“质价相符”原则,并将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内容和标准纳入“履约践诺”评价,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物业管理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此外,以数字赋能加快物业服务建议提案的办理。搭建“心连心”业主咨询、投诉网络平台,关于优化社区物业服务的建议提案,须有其他业主线上共同附议生效,物业管理平台接单员绩效考核与提案办结效果挂钩,确保“首问责任制”自觉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