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南城养护所重磅推出桥梁锥坡防护“黑科技”(图)

2025-04-30 13:32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近期,在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南城养护所,一项创新材料的应用引发关注,该所针对桥梁锥坡长期面临的防护难题,率先应用新型沥青六棱块防护工艺,以材料革新、结构优化、绿色施工三大核心优势,为桥梁“软肋”打造长效防护屏障。

  桥梁锥坡作为连接桥梁与路基的关键结构,长期承受车辆荷载震动、雨水冲刷及风化侵蚀,尤其在鹰瑞线多雨潮湿、重载交通频繁的环境下,传统混凝土预制块、浆砌片石等防护材料逐渐暴露“短板”——抗滑能力弱(易发生滑移破损)、耐候性差(5至8年即需大修)、施工周期长(单座锥坡施工需耗时10天以上),不仅增加养护成本,更对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构成威胁。该所聚焦这一“卡脖子”问题,联合“QC”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历经气候适应性等验证,成功引入新型沥青六棱块防护体系,以“工业级解决方案”破解传统防护难题,为桥梁穿上“铠甲”。

  作为首次规模化应用的桥梁防护“黑科技”,新型沥青六棱块凭借材料革命+工艺创新,实现三大维度技术突破:“强连接”筑牢安全防线。采用改性沥青基复合材料制成中空六棱形预制块,利用硅酮弹性胶,形成“刚柔并济”的整体受力结构。经专业机构检测,抗滑性能较传统工艺大幅提升,可抵御重载车辆高频次碾压产生的剪切力;抗变形能力显著增强,有效应对路基不均匀沉降带来的结构损伤。“长寿命”应对严苛环境。材料添加纳米级抗老化助剂,经1000小时人工加速老化试验验证,耐候寿命达15年以上,是传统材料的1.5倍,尤其适配沿线大降雨量、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从根本上解决雨水渗透、材料老化导致的锥坡破损问题。“快施工”践行绿色理念。预制化生产+模块化铺装模式颠覆传统施工流程:现场施工周期较传统工艺缩短2/3(单座锥坡仅需2至3天),大幅减少道路封闭时间;无需大型机械作业,人力成本降低50%;材料生产全程环保可控,废弃构件100%回收再利用,完美契合“双碳”目标下绿色公路建设要求。

  自2025年开春以来,该所在赤水高架四桥率先应用该工艺,实测数据亮眼:经济效益方面,初期成本虽较传统方案高,但可使桥梁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降低30%,长期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方面,施工期间未对交通造成长时间阻断,周边居民及司乘满意度将有效提升;行业影响方面,逐步形成包含材料配方、施工规范、质量标准的完整技术体系,适合推广应用。

  “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修修补补’的短期问题,更探索出一条‘预防性养护+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该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养护领域的深度应用,为桥梁养护创新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