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杜鹃花绽放生态魅力:多保护区携手共绘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画卷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为扎实推进井冈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全面提升杜鹃花科植物保护、科研与生态旅游发展水平,促进全国自然保护区协同发展,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近日成功举办杜鹃花多样性保护科考暨学术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汇聚湖南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南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湖南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七溪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创建成员单位的30余位领导及专家学者。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委员、副局长,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兰胜华出席座谈会并致辞。


兰胜华在致辞中强调,井冈山作为杜鹃花资源富集区,已发现20个原生品种。保护区通过系统开展野生杜鹃花种质资源调查、迁地保护及育苗试验,建成井冈山植物园杜鹃园和组培繁育基地两大保护研究基地,重点实施本地杜鹃花种质资源的专项调查、收集和保存工作,目前已成功迁地保育31种以本地区分布为主的杜鹃花,初步构建起区域性杜鹃花种质资源基因库。2024年,保护区成功举办全国杜鹃花学术交流研讨会,并于今年3月在国家林草局指导下,联合庐山植物园、遂川五指峰林场开展珍稀濒危植物野外回归活动,得到桃源洞、八面山等兄弟保护区的协同参与,共同见证了井冈山杜鹃、小溪洞杜鹃的野外回归壮举。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与各成员单位在杜鹃花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多维度合作,合力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为井冈山国家公园创建贡献智慧与力量。






学术交流环节亮点纷呈:中国花卉协会杜鹃花分会专家王小林全面解析我国杜鹃花种质资源保护格局;井冈山保护区杜鹃花科研团队负责人龙川就杜鹃花的植物分类、井冈山杜鹃花遗传多样性研究等方面作学术分享;各成员单位代表围绕杜鹃花保护、科研、监测等领域的创新性保护经验展开深度对话,共谋杜鹃花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实地科考期间,专家学者先后考察兰科植物园、药用植物园种质资源圃等科研基地,并在映山红霞、井冈山植物园、江西坳等区域开展专题调研。科考团队针对云锦杜鹃、猴头杜鹃等珍稀品种的天然群落进行现场研讨,同步开展科普知识交流。活动特别设置井冈山杜鹃迁地保护环节,参与者在植物园共同栽种这一特有物种并悬挂身份铭牌。
大家一致认为,此次活动是汇聚智慧与热忱的盛会,成功搭建了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交流平台,生动诠释了自然保护工作者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