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这个“五一” 非遗+文旅助推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2025-05-07 22:10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景德镇头条客户端讯 吴晓燕报道:窑神祭祀仪式、赣剧折子戏、拉坯、陶瓷绘画、非遗百戏、拓印、中药香囊DIY……“五一”假期,景德镇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市,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盛宴,惊艳着八方来客。非遗体验成为撬动景德镇文旅新流量的“魔法钥匙”,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景区让非遗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鲜活姿态,融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彰显了独特的城市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厚度,更让本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与外地游客对景德镇文化的认同感直线飙升,有力助推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实验区建设。

古窑开窑(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供图)

  在珠山区,非遗体验的热潮正如熊熊燃烧的窑火般炽热。陶源谷·三宝的山野手作节,非遗大师工坊处,游客可体验陶艺拉坯、釉下手绘等传统技艺,参与创意银饰、皮具刻字等现代手作,为游客奉上了一场“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的非遗盛宴。陶溪川·春秋大集则是一场非遗与世界艺术碰撞的盛宴。作为“五一”假期的“顶流”活动,国际手工艺市集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来自全球文化背景下手工艺、设计与非遗传承魅力。

瓷源境三宝排队打卡拍照的游客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供图
陶溪川人山人海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供图
陶溪川春秋大集交易现场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供图
陶源谷三宝手作集拉坯展演现场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供图

  陶阳里·弄里烟火则为游客们呈现了一场非遗百戏与市井生活的千年对话。特色江西傩舞、乐平赣剧、凳顶、脚蹬大缸、皮影戏等非遗民俗表演轮番上阵,赢得游客阵阵叫好。植物拓印、城市躲猫猫等趣味活动穿插其中,让古老的弄堂焕发出新的活力。夜幕降临,红灯笼交织的市集灯火璀璨,渲染出“烟火十万家”的盛世图景。

  

陶阳里游客人头攒动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供图

身着汉服的游客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供图

  在昌南新区名坊园,月亮广场在“五一”期间化身非遗大观园。19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带着各自的“绝活”闪亮登场,从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十八般武艺”,到浮梁功夫红茶制作技艺、鲇鱼山镇根雕技艺等非陶类非遗项目,丰富多彩的展示将景德镇独特的陶瓷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名坊园非遗展演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供图

  新晋游玩胜地宁封窑同样惊喜不断。“五一漫游令,通关宁封窑”活动让游客们在趣味游戏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闯五关,集腰牌”活动中,“揉羊头”“瓷上勾线PK”“搬松柴”等关卡把拉坯、陶瓷绘画等传统技艺融入游戏中,充满挑战与惊喜。此外,云龙坡广场的瓷乐表演、博物馆三楼的茭草表演,以及商业配套区域的文创中心、露营基地等,都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游玩体验。

游客宁封窑体验瓷绘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供图

  5月1日,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景德镇瓷业民俗(窑神祭祀仪式)盛大举行,乐平市赣剧团演艺人员身着清代服饰,扮演清代督陶官唐英诵读祭文,场面盛大隆重。景区还推出“人人加柴·家家财旺”沉浸式烧窑体验活动,游客们感受传统烧窑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乐平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洪岩仙境洞内全新升级的“瓷之凤凰”主题灯光秀吸引大批游客。在水上古戏台畔,一座临水搭建的“彩墨轩”也成为游客驻足的热门打卡点。陶艺拉坯、非遗脸谱绘制、古建榫卯拼装三大体验项目以“零距离触摸匠心”为理念,吸引超600名游客参与,亲子家庭占比达70%,传统技艺的沉浸式体验为古戏台的文化场景注入鲜活生命力。

  

乐平水上古戏台迎游客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供图

  此外,浮梁县也在“五一”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5月3日,黄坛乡南溪村徐家组文化活动广场的传统手工粉皮晾制技艺展示,让游客们领略到当地独特的美食文化;5月2日至4日,兴田乡潭口村汪氏祠堂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浮梁县珍珠灯制作展示,为田园诗画般的乡村增添了一抹绚丽的文化色彩。

  这个“五一”,景德镇以非遗为笔,以景区为纸,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文旅画卷。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感受非遗、体验非遗、爱上非遗,在千年瓷都的独特魅力中,开启一场难忘的文化之旅。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