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白衣天使】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男护士用实力展示职业价值(组图|视频)
编者按: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护理工作是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大江网记者走近这群用爱与专业书写人间温情的白衣天使,让更多人看到护士群体背后的艰辛与付出,致敬他们平凡又伟大的坚守。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钟良摄影报道:在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有一支由男护士组成的队伍,他们活跃在急危重症救治一线,用力量与专业诠释护理工作的别样风采。他们就是“浔梦蓝天使”团队,他们以硬核实力向社会公众展示了男护士的职业价值,为医疗护理事业注入全新活力。

建制化男护士团队“浔梦蓝天使”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无论是沿海发达城市,还是内陆中小城市,社会公众对男护士重要性的认知正逐步提升,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手供一体手术室副护士长张东东感慨道。2012年,他在广东深圳的一家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彼时仅医院手术室就汇聚了十多名男护士。2017年,因家庭因素,张东东来到九江,入职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当时整个医院的男护士寥寥无几。由此可见,前些年沿海与内陆地区在对男护士的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不过,这种认知隔阂并未持续太久,很快便迎来了转变。
“2019年5月12日,九江地区首个建制化男护士团队——‘浔梦蓝天使’在我院正式成立。”作为团队队长,张东东回忆道。当时团队组建时仅有7名成员,主要分布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急诊科等核心科室。经过数年发展,如今“浔梦蓝天使”已壮大至57人,活跃于17个临床科室。他们在急危重症救治、技术创新、跨学科协作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其在器械操作、应急响应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得到充分彰显,更成功开展了全市首例由男护士主导的ECMO护理,书写了护理领域的新篇章。
“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男护士在体力、应急处理能力、技术操作等方面优势明显。当然,在工作中他们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与患者沟通时,往往缺乏细腻的情感表达,对患者情绪的捕捉不够敏锐。”张东东说。

男护士在重症、手术室、急诊科的硬核担当
谈及与护理专业的渊源,九江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刘邦分享道,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原本一心向往临床医学专业,却因分数所限,最终被调剂至护理专业。然而,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护理是一门极具价值且充满魅力的学科。大学毕业后,刘邦顺理成章地进入九江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启了他的护理职业生涯。
“我们科室男护士多,因为这里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随时可能出现突发状况。无论是抢救心搏骤停的患者,还是处理呼吸衰竭、血氧饱和度骤降等紧急情况,都要求护理人员迅速精准地判断病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与医生紧密配合,完成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等关键操作,争分夺秒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刘邦介绍道。
手术室同样是男护士大显身手的重要战场。“手术室工作强度大、节奏快,工作时间极不规律。在工作中,我们不仅要细致入微地准备和管理手术器材,更要与医生默契配合,确保每一台手术顺利进行。”护士周志峰表示。面对手术室外因担忧亲人病情而焦急落泪的家属,周志峰和同事们总会主动上前,给予温暖的安慰与关怀。
“对于急诊科的护理工作而言,搬运患者、熟练实施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配合医生完成紧急治疗是家常便饭。这份工作不仅考验护士的反应速度,更要求他们保持情绪稳定,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交流。从这些方面来看,男护士有着天然的优势,更能胜任这份充满挑战的工作。”护士李海希说。
男护士职业价值与团队使命的双向奔赴
在护理工作的实践与团队成长中,男护士们收获颇丰。“每一次成功救治患者,都让我们感受到职业价值带来的成就感。”刘邦说。在整个医护团队协作中,彼此的信任与配合不断加深,让他们积累了宝贵的护理经验。同时,社会公众对男护士的认可与尊重日益提升,更让他们坚定了深耕护理领域的决心。
张东东表示,未来“浔梦蓝天使”团队将继续发挥男护士在急危重症护理领域的专业优势,一方面加强团队成员的技能培训与学术交流,提升整体专业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护理服务新模式,尝试开展更多元化的护理项目,如为重症患者提供个性化康复指导。团队还希望通过科普宣传、社区义诊等活动,进一步消除社会对男护士的刻板印象,吸引更多男性加入护理队伍,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贡献力量,帮助更多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