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会谈”,是一个重要转折

2025-05-08 19:49 阅读
北京青年报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有新变化。

5月7日一大早,外交部发布消息,何立峰副总理将于5月9日-12日访问瑞士,期间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随后商务部以答记者问的方式,就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再次阐明态度。

通稿的措辞非常精准,比如提到近期美方高层不断就调整关税措施放风,并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起来,其中“不断”“多种渠道”“主动”等用词就特别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看到一个苦等电话的焦灼身影。

而中方在认真评估后,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也就是说我们不是仅考虑了自身利益,而是本着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态度,才决定进行“接触”“会谈”。

但会谈并不等同于谈判,如果美方想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必须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拿出诚意,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双方关切。通稿还向其他一些经济体“喊话”,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

在外事场合中,谁主动谁应邀往往大有深意,这绝不只是个“面子”问题,而是关乎“战略势能”。所以外交部随后在例行记者会上也强调,这次会谈是应美方请求举行的,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被问到是谁先给对方打电话时,只能结结巴巴含糊其辞。确实,从一开始的气势汹汹到最后不得不“请求”会谈,美方失去的岂止是面子。

这场“关税战”是由特朗普政府先出牌的,他用一个多月时间给世界做了一次示范,当你力量强大准备充足时,先发可以制人,但如果你外强中干有勇无谋时,先发只能暴露软肋,受制于人。以这次“请求会谈”为分界,可以说这场“关税战”的重要转折点已经出现,即美方从“主动”出手挑战,到“主动”请求谈判,这一正一反间的折腾恰恰让其陷入了被动。

回看这一个月以来双方的几个回合,中国用自己的战略定力、政治洞察力和斗争技巧,向全世界再次证明,面对霸权主义的讹诈,妥协绥靖没有出路,坚持原则立场、坚持公平正义,才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正确之道,也向全世界演示了一遍同中国打交道的正确方式。

当然,接触会谈只是“持久战”中的一小步,美方不会心甘情愿放弃企图,双方博弈的过程还会很长。随着时间线的拉长,我们会看到很多事情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而这场“关税战”对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可能还需要很多年才能真正看清。新的生机正在断裂之处萌发,新的秩序正在斗争之中形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