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子“蹦”出大产业——90后“江西兔哥”的乡土智慧

2025-05-12 06:16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灶膛里的火苗欢快跃动,油锅发出滋滋声响,李性全熟练地抄起锅铲轻轻搅动。腊兔肉与红椒在锅中翻腾起舞,浓郁的肉香裹挟着醇厚的茶油香,迅速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从汽车销售员到兔产业带头人,这名被网友称为“江西兔哥”的90后新农人,其转型之路充满了乡土智慧。2017年,家住上栗县鸡冠山乡的李性全,敏锐捕捉到花炮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他大胆租赁原用于花炮生产的厂房,将其改造成现代化兔舍,并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启肉兔规模化养殖之路。

  当时,上栗县肉兔养殖产业正处于飞速发展期。短短几年,大大小小的兔舍如雨后春笋般在乡间拔地而起。上栗兔肉逐渐成为当地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年出栏肉兔达150万只,综合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成功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其中,腊兔等特色产品借助互联网远销全国各地。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下,李性全抢抓机遇,很快就在肉兔养殖产业中脱颖而出。

  “活兔每斤13元,加工成腊兔后每斤能卖到75元,附加值几乎翻了一番。”李性全算着账,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深耕“产加销”一体化模式,从精心选育体重3公斤以上的活兔,到腌制、晾干、熏烤等一道道精细工序,再到全力打造冠山腊兔品牌,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当传统工艺与现代管理创新融合,深山里的腊味走出上栗,在2024年赣湘边兔肉美食文化节上占据“C位”,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品尝。

  面对电商发展的浪潮,“江西兔哥”始终走在前列。直播间里,李性全操着一口质朴的乡音热情介绍:“冠山腊兔,采用茶树柴火烟熏技术,色泽金黄诱人,肉质紧实有嚼劲,喜欢的家人们赶紧下单。”叮叮的声音陆续发出,订单源源不断。一季度,直播间累计销售腊兔(活兔)超2万只。

  舌尖上的“兔能量”还在不断释放。2月,李性全巧妙借助与“中国辣都”城市IP合作签约的契机,创新推出“手撕腊兔”“腊兔辣酱”等爆款产品。他将萍乡“无辣不欢”的地域特色融入兔肉加工,将兔肉美食端上更多人的餐桌。“我要让冠山腊兔成为全国食客都喜爱的美食。”李性全满怀信心地说。

  如今,李性全正全力推进兔肉深加工工厂建设,同时着手扩建冷链物流中心,希望能让冠山腊兔的香气飘得更远。“乡村振兴,既要保留‘土味’,又要增添‘潮味’,我们得让传统手艺紧跟新时代的步伐。”李性全坚定地表示。

  炉火不熄,腊香悠悠。一只小小的腊兔,不仅映照出一名新农人的执着坚守,更见证了一方产业的蓬勃兴起。在乡村振兴这份答卷上,“江西兔哥”李性全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欧阳林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记昌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