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吐为快|别让共享充电宝成为“钱包刺客”
2025-05-15 06:05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付强
日前,杭州市民叶先生连续奔波13个共享充电宝归还点,均因设备满载归还失败,最后他无奈以99元押金“买”下充电宝……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显示共享充电宝成为消费投诉热点和痛点,存在计费乱、归还难等诸多问题。
共享充电宝是一种短时租赁充电设备,通过共享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手机充电服务,但其因管理混乱暴露的问题也日益显现:有的因设备故障或归还点设备满载,导致归还失败,消费者被迫承担未归还的责任;有的在消费者归还充电宝后,系统未能及时终止订单,导致持续计费,最终扣费金额比购买一个充电宝的价格还贵。
从法律角度来看,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属于租赁合同法律关系,经营者不能将无法正常归还共享充电宝导致的额外费用转嫁给消费者,否则涉嫌乱收费。同时,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守信的原则,计费规则必须公开透明,充分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
鉴于共享充电宝当前暴露出的系统漏洞和管理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共享经济类服务标准,明确系统稳定性与透明性要求,推动平台建立订单自动终止机制和系统纠错机制。对异常扣费、设备频繁归还失败等投诉进行数据监测和风险提示,建立企业信用评分与通报制度。
作为经营者,只有在消费环境“硬件”中升级创新,在“软件”建设中始终坚持以消费者满意为宗旨,让共享充电宝回归便利本质,才能真正推动共享充电宝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