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用药指南:别嘌醇与非布司他降尿酸要点

痛风,让无数患者对其闻之色变,不仅仅是关节疼痛那么简单,它是体内尿酸代谢紊乱的直观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痛风的临床治疗中,降尿酸药物扮演着重要角色,别嘌醇与非布司他是最为常用的两种药物。本文针对痛风的基本知识、别嘌醇与非布司他的药物知识等进行一次全面科普,并分享使用这些药物的注意事项,希望患者在应对痛风时有所帮助。
一、痛风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危害?
(一)痛风的发生机制
痛风是一种因尿酸排泄减少或生成增多所导致的代谢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可累及大脚趾关节、踝、膝、腕等关节。由于尿酸结晶在关节内沉积引发的炎症反应,会让患者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痛风的发生与尿酸代谢密切相关,在正常情况下,尿酸是由肝脏产生再通过肾脏排泄掉,如果我们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不足时,血尿酸水平就会升高,当其超过一定阈值后,尿酸盐结晶就会沉积在关节、软组织甚至肾脏中,进而诱发痛风发作。
(二)痛风的危害
痛风不仅仅导致关节疼痛、畸形,且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尿酸性肾病、肾结石等肾脏损害;如果长期高尿酸血症还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让患者更易患上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二、别嘌醇与非布司他降尿酸要点
(一)别嘌醇
作用机制:别嘌醇是次黄嘌呤氧化酶(XOR)的抑制剂,可以有效减少尿酸生成,XOR是尿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别嘌醇可以通过抑制XOR的活性,来抑制次黄嘌呤向黄嘌呤的转化,从而有效减少尿酸生成。
用药要点:别嘌醇一般是从小剂量开始,之后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这样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初始剂量通常为50~100mg/天,再根据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和耐受性调整剂量;别嘌醇需长期服用,将血尿酸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特殊人群: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使用剂量,肝功能不全患者要慎用,因为别嘌醇主要是在肝脏代谢。
(二)非布司他
作用机制:非布司他也属于XOR抑制剂,但与别嘌醇有所不同,非布司他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与亲和力,可以更有效地抑制XOR的活性,进而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
用药要点:非布司他的起始剂量一般为20~40mg/天,需根据血尿酸水平与耐受性调整剂量,非布司他需要长期服用,才能将血尿酸水平维持在稳定范围内。
特殊人群:与别嘌醇相似,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对于肝功能不全患者要慎用。除此以外,非布司他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特别对于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在使用之前需要由医生进行仔细评估。
三、用药注意事项
(一)监测血尿酸水平
在别嘌醇或非布司他的用药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血尿酸水平的监测频率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警惕不良反应
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都可能诱发皮疹、瘙痒、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用药初期,特别是首次用药时,需要密切关注用药反应,一旦出现不适要立即就医。
(三)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可能会和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像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等,有可能会导致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并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为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主动告知医生目前使用的所有药物,像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都应向医生说明。
(四)痛风急性发作处理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一般不用于立即缓解疼痛,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与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控制炎症和疼痛。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再开始或继续使用降尿酸药物。
四、结语
总之,痛风虽痛,但它并非无药可治,别嘌醇与非布司他作为降尿酸的两大主要药物,在痛风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在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以警惕不良反应,同时还要结合生活方式进行调整。
钟勉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