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经济数据释放了哪些信号?专家解读来了
5月1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4月份经济数据释放了哪些信号?下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发力点有哪些?来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万喆的解读→
4月中国经济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展现出显著的韧性,尤其是在关税战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多项核心的指标呈现积极的变化,应该说韧性与结构性的突破是并存的。
首先就是消费回暖和服务消费的升级。我们能够看到消费稳步回升,内需的潜力也在不断地释放,像是食品的价格等等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在回升,而且出行服务像飞机票旅游和黄金饰品等等高端的消费价格也是在上涨的,反映出内需逐步恢复及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应该说同比增长也非常的明显,尤其是当中通信器材家电升级类的商品增速都超过了19%,家电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也超过了13%,绿色化智能化产品成为消费的趋势,这都显现政策驱动的以旧换新等等举措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同时线下消费热度应该说也是不断地增长,休闲娱乐、餐饮等等服务业消费的增速非常的亮眼,入境消费的热度也是创了新高,像免签和支付便利化政策,推动国际航班的班次增长,那么各地入境人数都是屡创新高,也显示中国消费市场对全球吸引力在增强。
第二个是可以看到工业增长的韧性凸显,高技术产业引领非常的明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以及制造业增加都是超过6%的。汽车制造业的增长尤为亮眼,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是激增的。高技术产业比如说可穿戴智能设备、飞机制造等等价格也在上涨,量价齐升,集成电路出口额也是在增长20%以上,这些都显示了新质生产力培育与产业升级的成效。
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在下行的,拖累了整体的价格。但是我们看黑色金属的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等等行业价格的降幅是收窄的,这些也反映了现在投资靠前发力,那么基建施工与设备更新政策拉动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基建与工业的支撑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应该看到地方政府债券前4个月发行规模同比是增长84%,超长期特别国债提前发行等等,都是在推动能源、交通、市政等等领域的这个基建,也使得工业的活力不断地增强。
第三个部分是我们能够看到外贸的韧性是凸显的,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尽管美国对华滥施关税,但是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还是支持了工业经济的质效提升,而外贸企业也通过一揽子的政策,包括拓展内销,优化供应链布局等等方式在应对冲击。
4月的出口应该说是超市场预期的,对东盟印度的出口应该说增长比较明显,对美出口的占比是在下降的,关税豁免领域抢出口的效应显著,集成电路出口额同比增长在20%以上,那应该说整体来说,多项的政策都为外贸多元化提供了支撑。
最后我们也可以看到物价和金融环境总体是非常稳定的。4月CPI环比是由降转涨的,核心的CPI也是保持稳定,应该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也是持续强化的,政策在协同发力,同时也是有精准有效的支持。
我们从4月份的社会融资规模看,政府债的净融资成为主要的拉动项,降准也释放了1万亿的长期流动性,叠加科创债的扩容等等,为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也注入了动能,尤其是针对关税的影响,金融监管部门推出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对冲了外部的冲击。
应该说4月份的经济数据还是表明我们在挑战中正在培育新的动能,在关税战的冲击下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消费回暖,出口结构的优化,政策精准发力成为核心的支撑。下一步应该也会聚焦信心,提振瓶颈突破,扩大内需,深化开放,强化创新,将外部的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尤其在中美目前的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还是需要以政策工具箱的灵活性来对冲不确定性,以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来抵御外部的冲击,最终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