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冠心病 它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的?
潘忠海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冠心病以其高发病率和严重后果,备受公众关注。那么,什么是冠心病?它又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的呢?本文为您详细解读。
一、冠心病的定义与病因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供应心脏本身血液循环的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的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占95%~99%的比例。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外,炎症、栓塞、痉挛、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也可能引发心肌缺血和缺氧,最终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由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其他废物在冠状动脉内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和血流受阻,当斑块无法稳定附着在血管壁上时,容易发生溃破并形成血栓,最终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患有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糖尿病等疾病,超重和肥胖,存在吸烟等不良饮食习惯,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如长期抑郁、精神紧张等,遗传因素、性别也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二、冠心病对身体的损害
冠心病作为一种复杂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身体的损害广泛且深远,不仅关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更直接关系到其生命安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身体不适。从身体直观感受的角度来说,冠心病会给患者带来显著的身体不适感。胸痛作为冠心病最为典型的症状,常常以阵发性形式出现,患者可能会经历前胸的压榨性疼痛、憋闷感乃至烧灼感,偶尔还会伴有濒死般的恐惧感。这种疼痛主要定位于胸骨后部,并可能向左前胸及左上肢放射,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但通常不会超过半小时。除此之外,心悸也是冠心病患者的常见症状,患者会明显感觉到心脏跳动的不适或发慌,尤其是在运动或体力活动后,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这些症状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冠心病患者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当心脏因疾病而变得虚弱,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至全身时,患者就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液体可能在肺部积聚,导致呼吸困难的情况日益加重。心力衰竭可以是急性的,即突然发生,也可以是慢性的,表现为逐渐恶化。无论哪种形式,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心律失常。冠心病会干扰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引发心律失常。心脏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对心脏组织的直接损害,都可能打乱心脏的电脉冲传导,导致心动过速、过慢或不规则。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甚至可能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休克。冠心病患者还面临着休克的风险。休克状态下,患者可能出现神志模糊、皮肤湿冷苍白、四肢冰凉、尿量减少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身体循环系统严重功能障碍的表现,需要立即进行医疗干预。
血栓栓塞。心肌梗死后,冠心病患者还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由于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发生紊乱,心腔内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这些血栓脱落并随血液流动,就可能堵塞其他重要器官的血管,造成严重后果。
破坏心脏结构。从心脏结构的角度来看,若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病情严重,会破坏心脏的正常结构,导致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以及室壁瘤的形成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脏功能,还可能直接导致心源性猝死。
其他。冠心病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其他并发症,如心包炎、心包积液、肺淤血、胃肠道淤血、脑缺血以及四肢缺血等,这些并发症进一步加剧了疾病的复杂性和治疗的难度。
综上所述,冠心病对身体的损害是多方面的,从日常的身体不适到严重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乃至休克和死亡,每一个方面都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能够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期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