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功能?解读血液中的关键指标
梁刘 广西融安县中医医院
在体检报告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肝功能”这一栏,里面列着各种各样的数字,比如ALT、AST、总蛋白、白蛋白等。很多人对此感到困惑:这些指标到底是什么意思?肝功能到底检查什么?下面,本文对这些关键指标进行解读。
一、肝功能检查到底查什么?
“肝功能”不是单指肝脏是否存在问题,而是通过血液中的一些关键指标了解肝脏的代谢功能、解毒功能、合成功能等是否正常。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承担着分解毒素、合成蛋白质、储存能量等多重任务,一旦受损,很多血液指标都会异常。
常见的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转氨酶(ALT、AST):反映肝细胞受损的程度。ALT主要存在于肝脏,AST除了肝脏,还存在于心脏、肌肉等。ALT升高通常提示肝脏本身有问题。
胆红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了解肝脏处理红细胞废物的能力。如果胆红素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发黄、眼白发黄的情况,即所谓“黄疸”。
蛋白质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重要蛋白,能维持血液渗透压。如果白蛋白降低,可能提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
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主要用来评估胆汁排泄是否通畅,比如胆道阻塞时这些指标会升高。
二、常见异常意味着什么?
肝功能指标异常并不一定就是肝炎、肝癌的表现,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常见的几种情况包括:
转氨酶轻度升高。可能与熬夜、饮酒、肥胖、药物影响有关。普通感冒、发烧或其他病毒性感染也可能导致转氨酶短暂升高。一般来说,如果升高幅度不大且没有明显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复查,动态观察变化。
胆红素升高。胆红素主要与胆汁代谢有关。当胆红素升高,尤其是伴随眼白发黄(巩膜黄染)、皮肤发黄、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时,需要高度警惕。常见的相关疾病包括各种类型的肝炎(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胆结石引起的胆管梗阻,以及部分溶血性疾病。如果胆红素升高单独存在而无症状,也可能是遗传性良性疾病,如吉尔伯特综合征,但仍需专业评估。
白蛋白下降。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重要蛋白之一,也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白蛋白水平下降,可能提示存在慢性肝病,如慢性乙肝、肝硬化的早期阶段。白蛋白下降也可能与营养不良、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肿瘤)相关。如果伴随其他肝功能异常指标变化,更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以做进一步检查。
ALP、GGT升高。ALP和GGT主要反映胆道系统健康。这两项指标升高,提示胆汁淤积的可能性增加,比如存在胆管结石、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疾病。此外,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损伤、脂肪肝,或者肝胆系统肿瘤(如胆管癌、肝癌)也可能表现为GGT明显升高。如果单纯GGT升高,而ALP正常,提示酒精或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可能性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肝功能一项指标异常,可能是暂时性的,比如服药期间、病毒感染后肝功能指标会有所波动,因此不能单凭一次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三、如何保护肝脏,做好日常管理?
控制油脂摄入。过量摄入高脂肪食物容易导致脂肪肝,应少食油炸、烧烤食品,多选择清蒸、炖煮食物。
戒酒限酒。酒精是肝脏的“毒药”,即使是小量长期饮酒,也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病。
吃早餐。长期不吃早餐不仅会伤害肠胃,而且会影响肝脏功能。研究表明,吃早餐有保护肝脏的作用,能让人的饱腹感得到延长,从而避免肝脏受损。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熬夜会扰乱肝脏的代谢节律,尤其是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脏修复的黄金期,可以在22时30分前入睡。
调节情绪。调节情志,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绪,有益于肝的养生保健。
慎用药物。药物的毒性物质需要通过肝脏解毒,随意服药、滥用保健品都可能增加肝脏负担,用药前应咨询医生。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肝病家族史的人群,或平时容易疲劳、食欲差、有黄疸的人群,更应关注肝功能检测。
四、结语
肝功能检测是肝脏健康的“晴雨表”,通过掌握关键指标,普通人也能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基本的认识。保护肝脏,离不开合理饮食、规律生活和定期检查等方式的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