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三色密码”破解农村闲置资产困局 激活亿元级“沉睡资本”

2025-05-30 18:22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魏 斌)废旧小学变身灵芝加工厂,撂荒土地长出“致富菇”,老旧市场租金翻倍……在江西抚州,一场盘活农村闲置资产的改革实践正释放惊人活力。自“三资”专项整治开展以来,抚州市创新推出“红黄绿”三色资产分级处置机制,将8843宗闲置资产精准分类,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超1.1亿元,蹚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抚州路径”。

  三级联动织密“责任网”,让改革落地有声

  抚州市委、市政府将资产盘活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盘活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两办统筹调度、纪检全程督导、农业农村分片包干”责任体系。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建立“月调度、周跟进”机制,对推进不力的县区实行“红黄牌”督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攻坚态势。

  三维摸排摸清“家底盘”,让数据精准赋能

  通过“实地丈量+数据比对+群众监督”三维摸排法,抚州市对林地、厂房等资产开展地毯式清查。制定包含20余项指标的标准化表格,建立“填报人自查、村级初审、乡镇复审、县级终审”四级数据审核机制,确保数据零误差。最终精准锁定8843宗高价值闲置资产,按闲置时长、开发潜力划分为红、黄、绿三色,为精准施策提供“导航图”。

  三色分类激活“资本池”,让资产焕发新生

  红色攻坚唤醒“沉睡资源”。针对1447宗长期闲置资产,组建跨部门专班“一资一策”攻坚。资溪县永胜村将废旧小学改造为灵芝深加工基地,当年为村集体增收35万元;南丰县古城村出租闲置古建筑,年租金达20.5万元。

  黄色预警盘活“过渡资产”。对781宗短期闲置资产提前3个月预警,引入专业评估和公开招标。崇仁县1232亩撂荒地引入竹荪菇种植项目,不仅年增村集体收入18.48万元,还带动1200名村民“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元。

  绿色升级提质“在用资产”。6615宗已盘活资产通过数字化监管和技术改造持续增效。临川区章舍社区农贸市场升级后,年租金从20万元跃升至41万元,实现“华丽转身”。

  三管齐下扎紧“制度笼”,让改革行稳致远

  抚州市建立“程序规范、期限管控、动态监管”体系。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决策机制,明确资产租赁期限标准,所有合同10日内纳入“三资”监管平台,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全周期智能化管理。

  “三色分级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新起点。”抚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更多“沉睡资产”转化为发展动能,为全省农村集体资产盘活提供“抚州样板”。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