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预防:卧床患者的日常护理策略
岑桂英 乐业县中医医院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或褥疮,是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导致局部皮肤缺血、缺氧、营养缺乏,最终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出现组织的破损和坏死。压疮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可能引发感染,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卧床患者实施有效的日常护理策略,预防压疮的发生至关重要。
一、减压护理:分散压力,避免长时间受压
(一)定时翻身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定时翻身是最基础且有效的减压方法。一般建议每1~2小时翻身一次,具体间隔时间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适当调整。在翻身时,应采用轴向翻身法,即上半身和下半身同时移动,避免拖、拉、拽等动作,以免擦伤皮肤。同时,可以在患者身体空隙处垫上软垫或气垫,如气垫床、水床等,以缓冲床垫对身体造成的压迫作用。
(二)正确使用医疗器械
对于使用石膏、夹板、绷带等医疗器械的患者,应确保衬垫平整、松紧度适宜,避免对皮肤造成压迫。同时,要定期检查医疗器械的紧固情况,及时调整,确保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压力。
(三)避免斜坡卧位
斜坡卧位容易形成剪切力,增加压疮的风险。因此,应尽量保持患者平卧位或适当的侧卧位,以减少剪切力对皮肤的损伤。
二、皮肤管理:保持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一)日常清洁
保持皮肤清洁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每天应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为患者清洁皮肤,特别是容易出汗、大小便失禁的部位。清洁后,应轻轻擦干皮肤,避免用力擦拭损伤皮肤。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每次排便后应及时清洁会阴部,保持该部位的清洁干燥。
(二)使用护肤品
在皮肤没有破损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润肤剂保持皮肤适宜的湿度,以减少对皮肤的损伤。同时,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和消毒剂,以免损伤皮肤屏障功能。
(三)定期检查皮肤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重点关注骨隆突处、受压部位的皮肤状况,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一旦发现皮肤出现发红、发热、变硬等早期异常,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调整体位、增加翻身次数等。
三、营养支持:均衡饮食,增强皮肤抵抗力
(一)高蛋白饮食
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卧床患者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通过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增强皮肤的弹性和抵抗力,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有助于促进皮肤愈合和增强免疫力。卧床患者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等。对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或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饲、胃肠造瘘等途径给予营养支持,必要时使用营养补充剂。
(三)合理饮食搭配
卧床患者的饮食应合理搭配,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同时,应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四、心理支持:关注患者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一)心理关怀
部分卧床患者会感到极大的心理压力,这可能表现为恐惧、焦虑、沮丧甚至是绝望。这些心理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还可能对他们的生理恢复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当特别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理解。对患者的感受表示理解,有助于建立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
(二)鼓励患者参与护理
对于能够活动的患者,应鼓励其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以减少卧床时间,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同时,可以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正确的翻身、皮肤护理等操作,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压疮的预防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和护理需求。通过实施减压护理、皮肤管理、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环境管理和健康教育等日常护理策略,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掌握压疮预防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细致的护理服务。同时,患者及其家属也应积极参与压疮的预防工作,为患者的康复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