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2025-06-28 04:55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郭雅雯 中共沧州市委党校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性工程。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其重要性愈发凸显。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既是对新时代人民群众法治需求的积极回应,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关键路径。

  一、以系统性思维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新

  一是构建全域覆盖的服务网络平台,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城乡资源互补”原则,优化网络平台功能。同时,加强实体平台的人员配备和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二是深化数字化法律服务的应用,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重构服务模式,有效降低法律维权成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识别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为群众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法律服务。

  三是强化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建立“普惠服务+精准帮扶”机制,优先保障弱势群体需求。比如,加强对残疾人、农民工、妇女等特殊群体的法律服务保障,建立专门的法律服务团队,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二、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保障机制与发展路径

  (一)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的财力保障,将公共法律服务经费纳入政府预算,推动服务网络向村(社区)延伸。同时,建立法律服务资源动态调配机制,对法律服务不健全的地区实施对口支援,如浙江省通过“律所结对”模式,帮助欠发达地区提升服务能力。此外,还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捐赠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加强法律人才培养,在高校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培养计划,探索“学历教育+实务培训”模式。同时,加强对现有法律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待遇、改善工作条件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法律专业人才投身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三)建立质效评估体系

  通过开发公共法律服务大数据分析平台,实时监测纠纷类型、地域分布等数据,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质效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