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的“特殊装备”:为什么要穿铅衣、戴护目镜?

2025-06-28 04:55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王芸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手术室)

  走进手术室,除了看到医护人员专注的神情与忙碌的身影外,我们还能注意到他们身上一些“特殊装备”——厚重的铅衣、防护严密的护目镜等。这些装备看似普通,却在手术室这个特殊环境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守护手术室护士健康与安全的“铠甲”。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手术室护士要穿戴这些特殊装备?本文为大家揭开这些装备背后的秘密。

  一、铅衣:抵御射线的坚固盾牌

  越来越多的现代医疗手术会借助X射线、CT等影像设备进行辅助,以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成功率。例如,在心脏介入手术中,医生需要通过X射线实时观察心脏血管的情况,从而准确放置支架;骨科的一些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也需要在X射线的引导下确保骨骼复位和固定的准确性。然而,这些射线在帮助医生更好完成手术的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

  长期暴露在射线环境下,会对人体的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增加患癌症、白内障等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由于手术室护士需要长时间陪伴在患者身边,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射线辐射。因此,铅衣就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防护装备。

  铅衣的防护原理基于铅这种金属对射线的强大屏蔽能力。铅原子序数高、密度大,能够有效阻挡X射线和γ射线等电离辐射。当射线照射到铅衣上时,铅原子会与射线发生相互作用,将射线的能量吸收或散射,从而减少射线穿透铅衣到达人体的剂量。一件合格的铅衣,铅当量通常在0.25~0.5mm之间,能够阻挡大部分射线,为护士提供可靠的防护。

  虽然铅衣能够提供良好的防护,但它也存在一些弊端。由于铅的密度大,铅衣通常比较厚重,一件铅衣的重量可达5~10公斤。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护士穿着铅衣会增加身体负担,容易导致腰部、肩部等部位的疲劳和损伤。此外,铅衣透气性较差,长时间穿戴会让护士感到闷热不适。即便如此,为了自身健康,护士们依然会在涉及射线的手术中坚持穿戴铅衣。

  二、护目镜:阻挡危险的安全屏障

  手术室是一个充满潜在风险的环境,除了射线威胁,还有各种体液、血液飞溅及化学物质刺激等危险,而护目镜就是护士抵御这些危险的重要装备。

  在手术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创伤较大、出血较多的手术,如肝脏破裂修补术、开放性骨折清创术等,血液和其他体液可能会因手术操作而飞溅出来。这些体液中可能含有各种病原体,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一旦这些带有病原体的体液溅入护士的眼睛,就有可能导致感染,威胁护士健康。护目镜能够在眼睛前方形成一道物理屏障,有效阻挡体液飞溅,保护护士的眼部安全。

  此外,手术中还会使用一些具有刺激性的化学消毒剂,如碘伏、酒精等。在消毒过程中,这些化学物质挥发产生的气体可能会刺激眼睛,引起眼睛疼痛、流泪、红肿等不适症状。长时间接触还可能对眼睛造成更严重的损伤。护目镜可以减少化学气体与眼睛的直接接触,降低对眼睛的刺激和伤害。

  同时,在一些激光手术、射频消融手术中,会产生高温和强光。高温可能会灼伤眼睛周围的皮肤,强光则会对眼睛的视网膜等结构造成损伤。护目镜具有一定的隔热和防强光功能,能够为护士的眼睛提供额外的保护,确保他们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清晰观察手术操作,而不用担心眼部受到伤害。

  三、其他特殊装备:全方位的健康守护

  除了铅衣和护目镜外,手术室护士还会根据不同的手术需求穿戴其他特殊装备。例如,在进行一些高难度、长时间的手术时,护士会穿上防压疮鞋和减压袜。由于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长时间站立和走动,普通鞋子可能会导致脚部血液循环不畅,增加患静脉曲张、足底筋膜炎等疾病的风险。防压疮鞋和减压袜能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脚部和腿部的压力,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在一些涉及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手术中,如肺结核患者的手术,护士还需要穿戴防护服、防护口罩、手套等装备,形成全方位的防护体系。这些装备能够有效阻挡病原体的传播,保护护士免受感染,同时也防止护士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维护手术室的安全环境。

  手术室护士的这些“特殊装备”,每一件都承载着对他们健康与安全的保障。铅衣、护目镜等装备看似只是简单的衣物和器具,但在手术室这个特殊战场上,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这些装备的存在,让护士们能够更加安心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