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原料药价格操控不手软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垄断协议案行政处罚决定书,4家企业被罚没款合计3.55亿元,案由是合谋哄抬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近年来,医疗药品生产供应领域的垄断案例不在少数,这些行为社会危害大,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必须严厉打击。
原料药是药品生产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药品治疗效果。随着我国生物制药工业不断进步,原料药生产呈现出专业化和规模化趋势,但生产销售规模连年增长背后也存在结构性矛盾。由于知识产权、制造工艺方面优势,原料药领域大多数品类由龙头企业控制,技术壁垒和产能规模可以让其维持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该行业具有天然的生产集中,为价格串联提供条件。就具体原料药品类而言,垄断行为多发生在不可替代性强的品类上,这种高门槛的特性导致一旦遭到操纵,其价格就会快速上涨,消费领域的药品短缺又会反过来刺激涨价,导致有价无市的恶性循环。
医药垄断恶性程度高、社会影响大,垄断者赚取的非法收入,是对下游制造企业、药品销售机构、医保基金和广大患者的掠夺,与罚没金额相比,垄断行为实际危害严重得多。行政处罚是对非法获利的事后纠正,但其负面影响却难以用金钱来衡量。
原料药问题本身是个市场问题。除了哄抬药价,近年来,原料药领域短缺和产能不足也时有发生。由于市场需求难以预测,供需两端变化也相对较大,产能波动容易传导到价格端。原料药问题也不仅是个市场问题。此次事件的涉事企业之一,近年来因涉嫌垄断等原因已被连续处罚多次,屡禁不止的背后是较低违法成本。处罚违法者不能一罚了之,否则这类沉疴旧疾难免出现反复。针对危害较大的垄断案件,要加大联合惩治力度,从企业信用和行业准入着手,提高违法成本。还应着力打造建立原料药备案采购、价格监测等预警机制,以政策手段和技术力量保障原料药供应平稳。
药品不是普通商品,背后是老百姓对基本民生保障的关切和期盼,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才是医疗行业的初心和使命。侵害患者利益的垄断行为不可容忍,只有通过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方式,才能真正维护药品市场秩序,守护好人民群众健康防线。(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