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萤火虫”服务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6月23日上午,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萤火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九江市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6月23日,在东山村党支部副书记魏明伟的带领下,服务队参观了村史馆,深入了解东山村移民文化与发展历程。馆内陈列的老照片、农具、移民契约等历史物件,生动再现了村民先辈迁徙拓荒的奋斗岁月。魏明伟详细介绍了饥荒年代的迁徙故事与开荒历程,阐述了“以苦为乐”的坚韧精神与“全国文明村”荣誉背后的拼搏实践,为队员们上了一堂鲜活的乡村文化传承课。服务队还走访了乡村产业基地,实地考察智能化生产线运行情况。在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队员们了解到“生产+加工+直播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模式。
6月24日,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萤火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武宁县官莲乡中心小学开展推普活动。推广普通话对青少年而言,可提升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同时打破地域语言障碍,为乡村青少年拓宽视野、连接外界搭建桥梁,为乡村文化振兴夯实语言根基。

活动现场,队员们以普通话教学为桥梁,结合多媒体资源,强调了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她们采取以趣引学、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通过绕口令、击鼓传花等多样化的语言文字趣味游戏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引导孩子们重视普通话的运用,不断巩固孩子们对于讲好普通话的深刻认识,同时切实达到了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预期效果。
6月25日,“萤火虫”社会实践服务队针对留守老人语言沟通难题以“九江方言讲移民故事+普通话生活教学”模式走进老人们的家中:用乡音唤醒情感共鸣,同步开展药品说明书解读、防诈话术普及等实用教学。行动让老人们突破语言屏障,既提升沟通能力,也强化了安全意识。推普实践不仅为乡村架起沟通桥梁,更让青年学子在乡土中读懂语言赋能乡村振兴的深层价值。
妙语推普音 西海连乡情
6月26日,在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庐山西海服务区“萤火虫”社会实践服务队组织的“绕口令挑战”活动,现场人气爆棚!活动现场,游客们热情高涨,纷纷参与挑战。从萌态可掬的小朋友奶声奶气地念“四是四”,到游客们挑战“黑化肥”时的趣味口误,欢声笑语不断。志愿者们一边耐心指导发音技巧,一边科普普通话作为沟通桥梁的意义,让普通话变得生动有趣。
实践队员邹安琪在武宁县官莲乡推普时感受到:小学课堂上,孩子们通过趣味互动积极学普通话,眼神充满求知欲;庐山西海服务区内,队员用普通话帮助游客提升沟通效率;走访乡村老人时,老人们认真学习的样子令人动容。她认为语言是沟通桥梁,未来将继续助力推普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