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洪州职业学院暑期大思政实践队:洪州窑火映初心 青春传承耀赣鄱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6月30日至7月3日,江西洪州职业学院暑期大思政实践队走进丰城洪州窑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千年窑火中解码传统文化创新路径,在家门口开启了一场浸润式大思政实践之旅。

洪州窑作为“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历史源远流长,其烧制技艺承载着赣鄱大地千年的窑火文明,因其唐代地属洪州,故而得名。其始烧于东汉晚期,兴盛于唐,窑火延续长达800余年,是中国青瓷器最早发源地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重要代表。

实践队来到洪州窑碗泥岭,这里是洪州窑目前唯一留存下来的活窑口。此处不仅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更是首批传统工艺振兴项目之一。洪州窑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甘泰之老师为实践队员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对于洪州窑的复兴与传承,甘泰之老师一再强调,要依靠“材料本土化”“空间本土化”“人物本土化”,将步调放慢,坚持“做精不做量”,注重提升技艺,致力于打造更多瓷器精品。谈到洪州窑的复兴,他讲到做瓷器就像学习,关键在于找准根基,夯实基础,做出独有的魅力,吸引更多人对洪州窑产生兴趣。
随着洪州窑碗泥岭青瓷传承研学基地的建成,这里已成为非遗传播的重要场所。每年有超过2万人前来开展研学活动,其中幼儿、青少年是主要群体。在研学过程中,大家在制瓷师傅的指导下,亲身参与和泥、作坯、绘图等工序,感受青瓷的独特魅力,在心中播下非遗传承的种子。

实践队员们还前往丰城市洪州窑博物馆,深入了解洪州窑的演变历程。洪州窑自兴起初创,历经繁荣兴盛,最终走向衰败停产,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绵延八百余载。它不仅是中国青瓷史的缩影,更映射出八百多年的工业变迁与历史风云,其辉煌成就将永载史册。如今,洪州窑的炽热窑火在丰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再度燃起,这不仅象征着文化的薪火相传,也预示着洪州窑这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复兴与新生。
洪州窑传统制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是对千年工艺的守护,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