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研成于行、‘四化’育人”项目落下帷幕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 陈语夏) 在教育普惠的光辉灿烂照耀下,赣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研成于行、‘四化’育人”资助育人项目宛如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芒,照亮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前行之路。经过一年多的精雕细琢、精心实施,该项目于近期接近尾声,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育人答卷,为众多学子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成功之路。
自2024年3月启动以来,该项目秉持“励志、强能、助学、育人”的理念,以学业发展专业化、技能提升多元化、学生需求精准化、关心关怀日常化的“四化”模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身打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成长支持体系,助力他们在学业、能力、心理等多方面实现质的飞跃,宛如一场及时的春雨,滋润了学子们的心田,让他们的梦想之花得以绽放。
学业赋能:点亮学术成长之路
“明湖考研工坊”成为项目的一大亮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育人工作的皇冠之上。学院邀请教学名师和科研骨干为新生开设“院长课堂”“博士面对面”系列讲座,累计参与学生达600人次。这些讲座犹如一座座灯塔,为学生们照亮了前行的方向,让他们了解了专业前沿的最新动态,还解答了他们在学业规划和考研备考中的诸多困惑,为迷茫中的学子拨开了迷雾。

同时,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全面推行,为200余名受资助学生精准匹配了导师,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得到专业引领,如春苗之得雨露。导师们定期开展一对一指导,记录指导过程与学生反馈,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水平,让学生的知识储备日益丰富,学术素养稳步提升。
“明湖化学论坛”品牌活动也备受学生欢迎,本学年共举办12期论坛,邀请校内外优秀专家分享前沿学术思想与宝贵经验,平均每期参与人数达100余人次。在知识的海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养分,在论坛的启发下,他们积极投身科研项目,申请加入导师实验室,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努力在学术的天地里崭露头角。

技能拓展:赋能多元发展之路
“学科竞赛吧” 每月开展的学科竞赛经验交流分享会,邀请往届获奖学生分享备赛心得,累计举办10余场,参与学生超100人次。在这里,学子们如同在技能的竞技场上磨砺刀锋,不断挑战自我,提升竞赛能力。学院每月开展的 “双创”项目培训会,邀请企业专家和校内导师进行项目申报指导和商业模式打磨,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科研竞赛参与度和获奖率。
2024年度,学生参与省级以上竞赛获奖22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这是学生们在学术探索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此外,学院构建了综合技能提升课程体系,涵盖面试技巧、演讲沟通、专业软件操作等多个领域,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满足不同学生需求。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和行业精英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指导,让学生提前了解职场动态和行业标准,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学生们如同在知识的宝库中汲取着多元的技能,为未来的职场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精准帮扶:助力成长突破之路
项目招募30名优秀师生志愿者,组建专业辅导团队,开展“一对一咨询”“答疑工作坊”及专业课学习方法指导交流活动4余场,参与学生400余人次,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余人次。深入实施的“小伙伴计划”,成立10个学习小组,采用“学习小组+一对一”帮扶形式,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疑难解答,为学业困难学生提供了有力支持。

围绕考研全过程,学院组织了10余场考研报考辅导活动、2场调剂培训,邀请高分上岸学生为下一届学生分享备考经验,邀请研究生导师为学生进行复试辅导。这些辅导活动贯穿考研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全面而专业的指导,助力学生考研录取率从2024届的51%增长至2025届的52.27%。
温暖关怀:守护学生成长之路
在考研备考的冲刺阶段,项目团队常态化深入班级、宿舍,累计开展个别访谈300余人次,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他们像知心的大哥哥大姐姐,耐心倾听学生的焦虑与不安,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一位性格内向的张学生在访谈后感动地说:“每次备考压力大到快崩溃时,老师和同学们总能察觉到我的低落,陪我聊聊家常,帮我疏导情绪。他们的理解让我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考前,学院为每位考研学生精心准备的“考研加油包”也满载温情。除了考研文具、营养食品、保暖用品等贴心物资,还附上了学长学姐手写的励志卡片。
赣江水暖育新苗,明月清风伴远航。“研成于行、‘四化’育人”项目不仅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了成长成才的坚实平台,更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通过提升学业成绩、增强综合能力、树立自信心和适应能力,这些学生在项目的支持下,逐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未来,化学与材料学院将继续深化资助育人工作,探索更多创新模式,助力更多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