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笔青春为墨 江西软大实践队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7-09 18:02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芳报道:7月7日,婺源县江湾镇荷田村的夏日清晨,8K 高精度测绘无人机掠过明清古建的飞檐翘角。镜头下,文昌阁碑刻的阴刻文字与祠堂屋脊的清代釉彩纹路清晰可辨。这是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甲路拾遗・VR 溯艺”实践队开展暑期实践的日常一幕。七天时间里,这支青年队伍以科技为桥,在红色沃土上扎根,于文化长河中溯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别样的青春动能。

在江湾镇荷田村的会议室,村党支部书记方兴武以乡村振兴实践为教材,为队员们带来一堂沾泥土、带露珠的党课。他讲述荷田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拒绝“面子工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务实作风,用一个个鲜活案例诠释“密切联系群众”的核心要义。


图片1.png

在老党员方烈生家中,队员们翻看了他珍藏的“红色记忆相册”,方爷爷的入党故事让队员们深受触动。而曾参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的老兵方秀春,则用在废墟中抢救生命的亲身经历,诠释军人的奉献与担当。这些讲述,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诠释的奉献与担当,那一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也在队员们心中种下了奋进的种子。

“张奶奶您看,这是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队员们调试着VR设备,当屏幕里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时,82岁的张桂香老人激动不已。针对村里老人“看天安门、登长城”的心愿,实践队用数字技术构建虚拟场景,让多位老人实现了“云旅游”。

队员们还依托VR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地打造出防诈骗虚拟数字人形象——安安。安安能够以多种形式进行防诈骗知识科普,将复杂的诈骗原理剖析得通俗易懂,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诈骗的危害与防范要点。村民只需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与“安安”实时互动,绷紧防诈骗这根弦。


图片2.png
图片3.png

“水深危险,谨防溺水!”队员们在河边张贴警示海报,手持防溺水手册入户宣讲,手把手教村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 APP”。更在河边实地拍摄情景模拟视频,通过“防溺水六不准”演示,将安全知识深植村民心中。同时开展河道垃圾清理,改善水域生态,用行动守护乡村“水域生命线”。

“下刀要顺着石纹走,就像做事要摸着规律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程礼辉手把手教队员凿刻砚坯,让大家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理解。实践队计划用VR技术还原歙砚开采、雕刻的全过程,让这项技艺能在线上“活态传承”。


面对荷田村古建中存在的损毁风险,队员们操控无人机完成了全村多处历史建筑的数据采集。

七天里,队员们用代码编写温情,用数据记录乡愁,用脚步丈量责任,实践队队员们纷纷表示,乡村振兴需要科技的翅膀,更需要青春的担当。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