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深山绿叶演绎乡村“共富”故事
从一片叶到一杯茶,从茶山到茶厂,从传统炒锅到智能生产流水线,遂川茶产业正悄然经历一场“数智革命”。
7月7日,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召开,茶乡遂川县的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在此前的国家有关部门的考核评估中,遂川县探索狗牯脑茶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入选全国产业帮扶经典案例,并获中办通报表扬,为此次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案例。
一片深山绿叶怎样演绎共富故事?答案就藏在多元的茶产业实践中。
品质领航,增收路子越来越宽
在云蒸霞蔚的井冈山脉南麓的遂川县,生长着一片名唤“狗牯脑”的神奇树叶。从摆脱深度贫困的桎梏到实现“以茶立县”的愿景,靠着这片叶子,遂川闯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开发式帮扶之路。
“自十四五以来,我们每年用于产业帮扶的资金超亿元,其中在发展狗牯脑茶产业方面更是投入不菲,收效也很明显,”遂川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股古增军表示,全县先后投入衔接资金10470万元,用于建成汤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汤湖茶叶综合交易市场、打造汤湖茶旅特色小镇,推动“茶叶”向“茶业”转型升级,实现茶叶精深加工产通销一体化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遂川县依托狗牯脑这一优势产业,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组建江西狗牯脑茶业集团,重点推进茶产业集团化发展,串联起27家狗牯脑茶品牌共享企业、81家茶叶合作社、8个家庭农场,以及1家科研机构和部分专业大户。2024年,这个“茶产业联盟”为90个村带来分红273万元,辐射带动3万多农户户均增收2800余元。
眼下,汤湖镇玕山村茶农谢书华正忙着将清晨采摘的“夏秋茶”送往合作社:“以往自家三亩茶,跑市场磨破鞋底还压价。现在鲜叶直供集团,年底还有分红呢!”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从个体茶农“单打独斗”到产业集群“抱团发展”的蝶变。
在距离此处不远的狗牯脑茶良种选育基地,不仅有农技专家“建档立卡”的狗牯脑茶母本园,还繁育出百万株狗牯脑茶群体种茶苗。从狗牯脑茶2号等良种的繁育和推广开始,遂川建起了涵盖生产、加工、质量、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生态茶乡”“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茶业乡村振兴发展县”“茶业科技助农示范县”……接踵而至的荣誉无疑是对狗牯脑茶品质和品牌的认可,更为狗牯脑茶产业发展留下了有力印证。
数据显示,遂川县现有茶园面积30.4万亩、年产茶叶逾万吨,联结带动3万多户10万余人从事茶叶相关行业,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
科技造血,增收步伐越来越稳
位于汤湖茶旅小镇的神茶谷,一片片明黄的光谱诱捕粘虫板,上百盏太阳能型杀虫灯穿插在茶垄中,可以有效地诱捕茶树病虫害。“以前是人种天管,现在是知天而为。我们可以在手机上开展‘云端巡茶’,实时察看茶园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水分、虫情等生长指标,省时又省力。”茶王梁奇锂一边轻触手机屏幕,一边向游客介绍。
作为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茶树医生”李欢会定期来到神茶谷,指导茶农应用“杀虫灯+色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绿色种植模式,帮助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这位南京林业大学森林病理学的博士后,正是被遂川发展茶产业的决心和人才政策所吸引,加入了当地茶叶科学研究院。
遂川人深知,茶产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品质、品牌、人才缺一不可,而人才正是给品质、品牌赋能的核心资源。近年来,遂川县大力实施“茶博士”人才培育工程,通过“政策引才+产业聚才”双轮驱动,构建起茶产业人才高地。县里不仅出台专项人才政策,还创新开设“田间课堂”“夜间学堂”,邀请农技专家围绕茶园管护、机械制茶等环节开展靶向培训。除了“引进来”,遂川每年选派优秀人才赴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学习,并举办手工制茶大赛,激励“茶博士”岗位练技、技能创新,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目前,全县已培育“茶博士”500余名,其中像李欢这样的高学历博士就有十多人。他们组成服务团常态化下沉田间地头,为茶农茶企“把脉问诊”,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技术服务,为茶产业发展注入科技活水。
走进遂川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内的茶叶加工生产车间,4条全自动数智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精准复刻了狗牯脑茶“二次杀青、二次揉捻”的传统手工工艺。与此同时,智能化监测实验室24小时运转,对农残、重金属等指标进行实时检测预警,确保每一批次产品均符合欧盟出口标准,精心呵护狗牯脑茶的良好口碑。
满满的“科技范儿”正由点到面地铺开。从一片叶到一杯茶,从茶山到茶厂,从传统炒锅到智能生产流水线,茶产业悄然经历一场“数智革命”。科技赋能,正在助力遂川茶产业解锁“新密码”,为茶农和茶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茶旅共生,增收方式越来越活
在国人的传统认知中,茶不仅是一种品茗的饮品,更是融合哲学思想、生活态度和人文精神的文化载体。深度挖掘茶的文化价值,遂川以“茶”为媒,串联起生态研学、数字互动、国潮消费的多元文旅新场景,打开了茶产业带动共同富裕的新入口。
走进遂川县城城东的狗牯脑茶香公园展示馆,植入了影院、VR、投影、雷达互动等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并融合了绘画、雕塑、沙盘等多种形式的茶文化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一探究竟”。通过现代技术的加持和演绎,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体验狗牯脑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千年茶香,还以“健康+”的姿态渗透进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馆的茶面膜、茶牙膏、茶皂等备受青睐,狗牯脑茶雪糕、抹茶大福、抹茶慕斯等甜点也是好评不断。
“吃着狗牯脑茶雪糕,沉浸式观看体验狗牯脑茶的历史由来,比说教式地讲解茶文化更有趣,小朋友也更容易接受。”市民郭琴笑着说道,周末她经常带着孩子到狗牯脑茶文化展示馆和位于县城中心地带的狗牯脑茶文化街打卡体验。这两处集茶馆、茶文化、茶培训展示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茶旅综合体,向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全新的茶文化体验场景,人们可在这里体验到茶叶、茶食、茶具、茶饮、茶艺的独特魅力。
更深度的茶文旅融合实践正在进行。一条结合温泉、梯田、红圩等旅游资源,开发的“游红圩、观梯田、泡温泉、品狗牯脑茶”的精品旅游线路,两度入选“春季踏青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吸引着八方游客来一场涤荡身心的文化之旅。
茶香伴着山风,唤醒了寂静的田园。由村民变农家乐老板的吴清有成为汤湖镇南屏村第一批吃上“旅游饭”的人,当时他不顾家人反对,果断把闲置的老屋修葺一新办起了农家乐,在家门口实现增收。看着小村日新月异,游客越来越多,自己的小日子也越来越美,他心里乐开了花。
有人带头,大家的思路便活泛起来,纷纷把自家的“方寸之地”变成就地增收“致富园”。有人开起了茶馆,有人办起了民宿,还有人做起了餐饮和旅游生意,收入一点也不比在外务工低。
以茶为媒,以旅搭台,这场茶文旅融合的实验,正在重新定义狗牯脑茶产业的附加值。
夏日的茶乡,茶香袅袅,光景无边。以“绿叶生金”为主线,推动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有效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片深山绿叶将不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