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画卷今胜昔 吉州烧旺“三把火”聚人气强科技暖民生
夏日的吉州,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商圈里吆喝声此起彼伏,老街巷霓虹灯点亮夜经济,车间内工人忙着赶制订单……这座千年古城正以“三把火”点燃发展激情,政策红包撬动文旅消费热潮,科创企业“智造”硬核实力,老旧小区改造改出百姓笑脸。火热的背后,是吉州人实打实的获得感。
文旅消费“燃”起来
“五一”假期,“首届国际乡村艺术共创周”在钓源古村举办。漆扇、发簪、香囊等非遗手工制品,古风游戏、汉服换装体验……该村以“宋潮大集”为核心场景,打造全域沉浸式游览体验。景区将民俗与现代艺术融合,推出国风摇滚、评书等表演,开展农耕体验。同时,吉州区还推出门票返消费金、满100减50等优惠措施带动消费。“古村景色迷人,活动体验感强,非常适合家庭游。”游客李先生说。
钓源古村通过“文化+艺术+夜经济”创新模式,以沉浸式宋韵场景、互动体验和惠民政策激活消费,成为吉州区“五一”文旅市场的亮点。“五一”期间,钓源古村累计接待游客5.52万人次,同比增长54.84%;旅游总收入267.4万元,同比增长53.22%;民宿入住率达98%。
充满烟火气的能仁巷历史文化街区,联动儒林里、后河景区,集聚150家品牌商户,打造“文化气+烟火气”的都市文旅商圈,日均客流量破万,月营业额超3000万元。同时,推出夜娱、夜购场景,如长桌宴、非遗市集,成为本地及游客夜间消费核心地。端午假期,能仁巷累计客流5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8%;街区商户累计销售额120万元,同比增长15%。
近年来,吉州区文旅发展以“全域布局、业态融合、品牌升级”为核心战略,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运营,持续打造钓源古村·十里芳菲、田侯路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实现了从单一景点到全域旅游的转型,成为江西省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标杆。该区先后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优秀旅游服务体验试点城市、全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区。
科技创新“闯”起来
在江西兴泰科技的展示厅内,一幅描绘枫林碧湖的“油画”吸引参观者驻足。然而随着指令输入,画面在23秒内切换为京剧脸谱,色彩层次丝毫未减。这不是魔术,而是兴泰科技自主研发的电子纸显示技术——上百万个微米级墨水粒子在电场驱动下精准重组,将传统静态画面转化为动态数字艺术。很难想象,如此细腻的色彩体现,竟然是一张电子纸呈现的。
如此细腻逼真的显示,得益于该公司的一项核心技术——全球领先的三色电子纸驱动专利。该公司副总经理胡自萍介绍,传统电子纸技术通常只支持单色或双色显示,限制了其市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兴泰科技通过独特的驱动波形调试方法,对显示波形进行优化,从而实现三种颜色的高效切换。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腕带、物流标签领域。德国公交电子站牌、沃尔玛智能价签、越南工厂看板……全球1亿块电子纸模组中,30%搭载兴泰的驱动技术。技术创新使得兴泰科技的业务规模持续壮大。目前,公司拥有135项专利,已在德国、美国、越南等地建立了营销基地或子公司,产品销往40余个国家。
企业的创新发展和政府的扶持关爱密不可分。该区建立“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帮扶单位、一个指导小组、‘一对一’精准帮扶企业”的“四个一”帮扶小组,通过“面对面”帮扶指导,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同时,构建以企业为核心、市场为指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指导协助兴泰科技、摩比通讯在深圳建立“科创(人才)飞地”,为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全区有瞪羚企业(含潜在)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5家。
民生福祉“甜”起来
“现在环境美了,车也好停了,真是方便多了。”看着改造一新的小区环境,家住北门街道马铺前社区名人花园小区的杨先生很是满意。名人花园小区因建成时间较早,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地面破损,尤其是停车难,改造迫在眉睫。“我们在改造过程中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广泛征集群众改造意见建议,结合小区实际分类梳理。”该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造后的小区道路畅通,停车区、绿化区、休闲区、健身区等布局合理,整体环境焕然一新。
近年来,吉州区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建立“党建引领、片区统筹、专业管理、政府奖补”工作模式。成立了区级“三方协同”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了《吉州区建立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工作方案》。仅2024年,该区就投入资金1.2亿元改造老旧小区18个,惠及3156户。今年又将投入资金7000万元实施11个、1741户老旧小区改造。
位于文山街道西苑社区长征路旁的小游园,傍晚时分,不少市民带着孩子来打球、健身、休闲。市民王大爷告诉记者,这里之前是块闲置地,杂草丛生。2024年,政府将这块“边角料”就地改造,装上了健身器材和休闲椅,进行了绿化提升,让周边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现在我们茶余饭后就喜欢到这坐坐,运动运动。”王大爷笑着说。
从“边角料”到“金角银边”是吉州区坚持民生为本,持续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生动写照。近两年,吉州区深化闲置地块微更新,将20处城市“边角料”,改造成生态停车场、“口袋公园”、健身广场等,不断改善城区环境,提升居民获得感。
从能仁巷的烟火气到实验室的科技光,从老旧小区的新电梯到“口袋公园”的健身器材,吉州区的“热力值”正转化为百姓的幸福指数。(宋灵波、张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