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 现代赣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艺术至上”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秋兰/文
一部剧,一群人,一场战“疫”,一曲时代的高歌……现代赣剧《人民至上》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深厚情感,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血防斗争的历程。“人民至上”精神与时代相呼应,让人走进历史、记住历史,同时也感恩时代。

一
7月12日晚,鹰潭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座无虚席,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的原创现代赣剧《人民至上》在这里首演。该剧由鹰潭市委宣传部、鹰潭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与鄱阳县委宣传部、鄱阳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共同出品,鹰潭市演艺公司与鄱阳县赣剧团联合创演,设区市破题立项,县级剧团担纲表演,可谓是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一部剧,一群人,一场战“疫”,一曲时代的高歌……《人民至上》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深厚情感,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血防斗争的艰苦历程,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全剧以余江县(现为余江区)人民不畏艰辛,率先战胜“瘟神”,根治肆虐千年的血吸虫病这一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为主线,把“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血防精神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精神融为一体,塑造了县委书记李咏棠等干部的艺术形象,体现了共产党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高尚品质和悲悯情怀。
作为鹰潭市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人民至上》运用赣剧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与现代舞台表现手法,既保留了赣剧艺术的独特韵味,又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剧中既有惊心动魄的战“疫”场景,又有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既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又有耐人品味的韵致。让观众在欣赏赣剧艺术之美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初心使命。
“有个体,有群像;有细节,有血有肉!它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看完演出,现场观众如是说。

二
怎么打造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文艺精品?
1957年,国务院发文要求消灭血吸虫病。1958年,小小的余江县树起了全国血防战线的“第一面红旗”,毛泽东主席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后,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送瘟神》,“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余江战胜血吸虫病的经历,不仅是医疗卫生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不畏艰难的见证。
这个题材对于鹰潭来说,独特且有积极的历史意义,重拾这一题材,怎么写,如何写出新意,非常考验编剧和主创团队。
“要有守土意识,作品要有党性及人性的体现,也要有当代艺术的表现。”80余岁高龄的本剧编剧姜朝皋表示。2021年,他创作的以血防故事为主线之一的大型现代赣剧《生命至上》就收获不少掌声,之后,剧本不断完善和修改,今年,《生命至上》更名为《人民至上》并上演,作品呈现更为凝练和符合时代精神。
“写事也是写人,相比之前,剧本有质的提高。”“《人民至上》在尖锐的戏剧矛盾中刻画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人物真实可信,可说是编剧会‘写戏’。所有演员嗓音条件都不错,阵容比较整齐,整部剧都‘好听’。在舞台设计上,也具有时代感。”看完演出,评论家黎继德表示。“题材独特,改写有难度。新剧本的首演比想象中要好太多,观后让人感动。”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刘玉琴表示,“高龄”编剧与县级剧团合作打磨优秀剧目形成了“反差萌”,“人民至上”精神与现代相呼应,有当下的时代感,让人看完走进历史、记住历史,同时也感恩时代。

(供图:鹰潭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三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剧本经过不断的精心打磨,从编剧到导演一致认同:血防这场战“疫”不只是“生命至上”,还与“人民至上”紧密结合。为此,剧作家贯穿了这一原则,“生命至上”“人民至上”8个闪闪发光的大字,化作剧作的灵魂,体现在人物和情节之中。
剧中设置了一个个生动的情节,如第一场戏,血吸虫病患者刺腹放水触目惊心,书记、县长的对手戏也十分精彩。最后,血防治理成功,书记离任,为不扰民,一人推着自行车悄悄离开……整部剧的血肉就从细节上立了起来。
时代精神与艺术创作并不相悖。近年来,赣剧创排涌现不少优秀的作品,也收获了观众的肯定与喜爱。《人民至上》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立项资助,正是赣剧不断出新品出精品的体现。怎样打磨出符合与时代审美、观众审美匹配的艺术作品?除了题材的筋骨要立得住,评论家们也强调了作品的艺术性。
“全剧以回忆打开故事,在线性表达中塑造人物,制造剧情冲突,时间链比较长,因此也造成了剧情略为分散。”刘玉琴建议,接下来,《人民至上》还可以进一步打磨,角色塑造更为集中一点,形成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好的作品从来重视表演过程中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时代性。评论家们表示,情感表达最能引起观众共情,艺术作品在叙事中要尽可能地放弃高大上的口号式表达,“用情”“用心”呈现人物的人性与心理,让作品丰满真实。同时,作品因为有大量的乡村元素,从现代视野来看,“高级感”的表达仍然是个问题。下一步,《人民至上》在声腔优美的赣剧表达中,要从舞台、服化道等方面进行更为考究的设计,让观众走得进,沉得住,留得下。
而这,也正是《人民至上》出品方俯下身子倾听,打造“艺术至上”好作品的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