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快乐暑假”,何尝不是一份成长作业

2025-07-17 17:38 阅读
大江新闻原创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就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进行部署,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明确要求严控暑期作业总量。通知明确,坚决遏制节假日上课补课、提前开学、延迟放假等屡禁不止、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教育不只是“作业”,更有纯真童趣。严控暑假作业总量,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让他们拥有深度探索美好世界、发现生活奇妙的精力与条件,或者更好参与劳动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同样是教育的价值意义与旨归所在。平安、健康、快乐的假期,理应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更是一份需要教育行业作答的“作业”。

  快乐是一座星球,常常被挡在“教育焦虑”的路上。事实上,不少孩子的暑假安排比平时上学还要“满格”,诸如各类夏令营、研学、游学与校外培训机构,充斥着孩子暑假全过程,成为支配孩子假期的各种“提线”,不仅存在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风险,更给孩子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须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有其本质逻辑,孩子成长有其客观规律,任何操之过急、揠苗助长的行为,甚至以牺牲孩子快乐换取所谓“高分逆袭”“弯道超车”等“果实”,都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带上“教育焦虑”的枷锁,孩子暑假失去“快乐”这座宝藏,焉能成长为心灵与人格健全的人?

  快乐是源自内心的真实感受,暑假是孩子人生成长过程无法跨越的必备阶段。更何况,孩子度过一个快乐暑假,体验到生活之好、时光之美、世间之妙,保持那份童真与热爱,对提升学习兴趣、培育道德情操、浸润精神心灵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与效果。所以,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暑假,无疑也是摆在教育面前的一道“考题”,有着与“作业”一样的价值分量。

  劳逸结合、松弛有度、健康成长的每一步,远比“做对一道题”本身更重要。严控暑假作业总量,必须科学规范作业布置,坚决杜绝“用手机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等现象。让作业回归筑牢知识文化基础的教育使命,才能让孩子在学业与快乐中达到平衡,为童趣纯真涵养和成长养分积蓄带来更多可能。

  当然,严控作业总量并非“不要作业”,“快乐暑假”不等同于“彻底放飞”,而是倒逼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与合理化。更为重要的是,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交给孩子,让他们拥抱童真童趣、真实美好世界,汲取人生成长的快乐养分,如此才能稳健前行、茁壮成才。

  (段官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