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实践队:青春赋能乡村振兴,实践绽放时代担当

2025-07-18 14:55 阅读
大江新闻

(通讯员 江西财经大学 彭潇雅 丁姝睿 刘盈芯 饶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7月6日至7月13日,江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组建“体卫赋能·语润同心·育乐助苗”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赴上饶市余干县梅港乡蛟龙村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推普赋能乡村兴,童声点亮振兴路

实践队以“推普+金课”语言文化素养能力提升,根据不同年龄特点、不同学段的学生,开设基础理论课程,宣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基础课程,设计精心分层化、趣味化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浸润课程。以“推普+急救”开展技能培训,融合急救知识传授与实操演练,培育“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技能,提高乡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推普+育苗”,编织“声、画、诵”三维推普架构:架设“童声传韵”广播站,用普通话形成“每日一播报”。创设“童声映彩”手抄报工坊,以稚嫩笔锋勾连推普金句宣传册。巧设“童声同语”诵读会,与学生阅读经典、分享阅读的心得体会,形成“童声诵红韵・正音传基因”经典诵读会。以推广普通话为纽带传递文化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老党员永葆初心,新青年赓续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实践队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暑期大思政实践,循着岁月的足迹寻访洪吉文、夏水平两位党龄超50年的老党员。洪吉文同志53年坚守基层、为村民办实事的经历,感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夏水平同志结合自身经历诠释党员责任,叮嘱青年应当“不忘初心跟党走”。队员们送上关怀慰问,老党员们回赠精神洗礼,“双向奔赴”温暖构成跨越代际的精神对话。让青年学子深植“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信念,在新时代找准人生坐标,实现革命薪火永相传。

寻“金”辉映赤心,传薪火燃赣鄱

“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暑期大思政实践团队,与革命烈士余金德的侄子余建国先生深入对话,以探访革命烈士亲属、参观烈士故居、瞻仰革命烈士陵园形式串联红色足迹。在余老先生的口述中:年轻的余金德怀揣着坚定的革命理想,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始终坚守信仰、清廉自守,直至英勇就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忘把藏在鞋底仅剩的两枚银元转交给同志用于向组织缴纳“最后一笔党费”,这笔特殊的党费,不仅是一位共产党员赤胆忠心的生动体现,更成为一座跨越时空的不朽精神丰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激励队员们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红色火种在赣鄱大地持续燃烧。

体育支教促健康,育乐助苗齐欢动

实践队发挥体育专业优势,开设“体育欢动课”响应“体教融合”政策,满足留守儿童成长需求:教授啦啦操,从分解动作到编排队形,培养协调性与团队默契;教学舞龙,讲述民俗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一名小队员说“以前总爱抱着手机玩,现在跟着哥哥姐姐学舞龙、跳操,特别有意思!”孩子们在运动中收获快乐、强健体魄、树立自信。体育支教既以专业赋能乡村健康事业,更架起青春力量与乡土未来的桥梁。

以生为本铸教育,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下乡”实践队走进余干县梅港乡春泥教育集团,围绕企业数智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展“万企调研”。与学校党支部书记兼董事长陈鹤座谈,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了解学校先进的管理体系和教学理念。实践队以脚步丈量教育民生,以思考破解发展难题,用实际行动践行“知行合一”育人理念。

从红色精神的传承到乡村振兴的践行,从语言桥梁的搭建到教育发展的探索,实践活动以多元形式扎根基层,让青年学子在与乡土的深度连接中读懂责任、践行使命。未来,他们将继续带着实践中的感悟与收获,以专业所长服务社会,让青春力量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绽放,书写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奋勇争先”的精彩答卷。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