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世界的“东方神草”,竟长在“植物大熊猫”身上?

2025-07-21 19:01 阅读
江西宣传

近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上,产自安福县的铁皮石斛养生饮品引发热捧。现场展示的玻璃罐中盘绕的翠色铁皮石斛长茎吸引着客商好奇的目光。

这号称“植物黄金”的铁皮石斛源自万里之外的江西省安福县金田乡胡椒顶铁皮石斛基地。在6公里长的红豆杉林枝干上,翠绿长茎攀满枝头,石斛与红豆杉共生共荣,构筑起难以复制的生态景象。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让安福铁皮石斛走向世界的推手,是位“00后”海归姑娘。她让父亲守护15年的26万株红豆杉林,蜕变为年产值超千万的“树上药园”。

破局:活树附生的智慧涅槃

 

2022年,谢满月从海外留学回国。略显稚嫩的她看着父亲谢干才倾尽心血培育的1.1万亩珍稀红豆杉林,因生长周期长,年收益不足10万元。“守着‘金山’怎么还饿肚子?”谢满月反复思考着。红豆杉林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转型之路迫在眉睫。

灵感出现在赴安徽霍山考察时。在国内著名的铁皮石斛产地,她敏锐发现——家乡红豆杉林高达85%的湿度与弱光照环境,恰是石斛生长的天然温床,当时顶级铁皮石斛粉末每公斤售价过万元。一个颠覆性构想由此诞生:让“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寄生于“植物大熊猫”红豆杉上。

技术攻关步步维艰。她曾经七赴浙江乐清拜师学艺,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研发“活树附生”技术:将石斛幼苗绑附红豆杉树干,利用树皮富含的紫杉醇形成抗菌屏障。经历37次失败后,2023年1月,这项让两种珍稀植物互利共生的模式终获国家发明专利。

出海:中医药文化的跨海桥梁

在2024年沙特达曼国际贸易周上,谢满月的展台引发轰动。“外国客商触摸着石斛鲜条惊呼‘Magic plant!(魔法植物)’”她回忆道。带去的300份石斛高端养生样品半小时售罄,更收获沙特客商120万元订单。

中东市场的热情超乎预期。“他们不仅看重保健功效,更痴迷于我们的生态故事。”谢满月分析爆单密码:当视频展示红豆杉林雾霭中摇曳的石斛时,客户瞬间理解了产品不可替代性——无土壤污染、零农药残留、共生体系全球罕见。  

在利雅得中医馆的见闻更是令她动容:沙特老者轻嗅石斛花茶赞叹“东方神草”。此刻她深刻领悟,每份订单都是中医药文化的跨海信使。

依托中国(上海)自贸区公司,她创立的石斛品牌现已建立覆盖沙特、阿联酋、肯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分销网络,并于今年顺利参加马来西亚展销会,成功拓展东南亚市场。

数据显示,江西铁皮石斛颗粒出口占全国99.3%,安福县作为核心产区之一,其“活树附生”模式被列为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典型案例,获得专项政策扶持。2025年6月,安福县被纳入江西省中医药产业“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未来将在海外设立5个展销中心。此外,安福县凭借石斛产业顺利通过“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试点验收,成为生态经济转型标杆。

共生:点绿成金的财富密码

 

盛夏的铁皮石斛基地,青翠欲滴的石斛鲜条在骄阳下蓬勃舒展,枝干间初结的绿珠般红豆杉果实若隐若现。经检测,这种仿野生石斛多糖含量达38.7%,超出国家标准54%。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的冻干萃取技术,更让产品附加值提升300%。

经济效益正在裂变:2024年采收的1.2万公斤铁皮石斛鲜条,加工成干品及衍生品后创造纯利超千万。更关键的是,“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激活沉睡山林:基地所在地高源村村民以山林入股年获分红80万元;高源村脱贫户黄锦昌等32人月增收3000元。

“这仅是开始。”谢满月指着新规划的600亩扩种区说。随着江西将铁皮石斛纳入“赣十味”道地药材,她的森林食品研究中心已着手开发石斛面膜、功能性饮料等深加工产品。  

在安福县被列为江西省林权改革试点县的背景下,谢满月的实践具有标杆意义。中国农业大学贺冬仙教授指出:“红豆杉-石斛共生系统全球独有,其生态价值远超经济数据”。当沙特订单的传真再次响起,这位“头雁”计划学员的愿景更加清晰——让世界通过舌尖感受中国生态智慧。

夕阳浸染赣西山林,工人们将新采收的石斛鲜条装入冷链箱。36小时后,这些附着露珠的“仙草”将现身迪拜健康城展柜。它们的旅程见证着:当科技创新叩响千年药典,绿水青山自会化作跨洋桥梁。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