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领到“离婚证”?公共服务不能止于道歉

2025-07-23 06:43 阅读
荔枝锐评微信公众号

近日,有博主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自己到吉林长春当地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结果拿到手的却是两本离婚证。视频一出,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婚还没结,先被离了?”“民政局不是复印店,出错成本太高!”当地民政局迅速回应:周一给各窗口补证时把离婚证插在结婚证里,工作人员没细看发错了,已当场更换并道歉。

博主晒出的离婚证。图/红星新闻

婚姻登记是人生大事,对新人而言是新生活的起点,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结婚证不仅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更是一场庄重的仪式。把象征结合的证书错发成象征分离的证书,无论于情还是于理,都让人难以接受。

工作人员解释是因为新证放置错误,忙中出错。不可否认,婚姻登记窗口在高峰时段业务量较大,工作人员面临不小压力。但这不能成为出错的借口,婚姻登记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环节,从材料审核到证件发放,都应严谨细致,工作人员有责任确保信息准确,不给新人添堵。

有网友也晒出自己曾遇到的类似问题:照片贴错、名字拼错、打印时间错误……出现这些错误,虽说之后可以纠正,却给当事人带来了困扰。新婚登记的大喜之日,没人想被乌龙扫了兴。此类事件反复发生,也反映出部分婚姻登记机构在管理和操作流程上存在漏洞。

“结婚证本和离婚证本都是红色”不能成为错放的理由。离婚证封面上的“离婚”二字硕大醒目,系统里登记的是结婚信息,证却发错了。这说明,至少三道环节——补证、核对、发证无一人多看一眼,流程形同虚设。窗口工作人员一句“没注意”,背后是复核机制的缺席,是把本该严谨的程序当成了流水线。婚姻登记工作不仅是履行行政职能,更是政府服务民众的窗口,体现着政府的公信力。

虽说民政局已道歉、更正,但公众要的不是一次危机公关,而是建立杜绝同类错误的长效机制。当地民政部门有必要以此为契机,全面梳理婚姻登记流程,排查潜在风险点,比如证件严格分柜、分箱存放,发证前由两人交叉核对并签字确认,或者引入电子信息比对等技术手段,降低出错概率。这些动作并不难,关键是让每一位工作人员时刻心存“敬畏”之心——你递出去的不只是一本本子,而是承载着当事人重要人生时刻的法律凭证。

婚姻大事,庄重神圣,不可儿戏。婚姻登记部门肩负使命,应以严谨态度守护每一对新人的幸福,别把严肃的事办成段子,让低级错误毁了美好时刻,寒了民众的心。(和生)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