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来了!“摇一摇”广告被要求设置醒目的“一键关闭”,记者实测多款App

2025-07-23 21:31 阅读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肖潇

被消费者吐槽多年的“摇一摇”跳转广告,迎来更明确的行业规范。

7月22日,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摇一摇广告触发行为安全要求》(下称《实践指南》),旨在确保用户自主选择“摇一摇”广告触发,避免误导和强迫跳转。

本次《实践指南》明确了“透明性、自主性、个人信息保护”三项基本原则,并细化了App运营者与第三方广告SDK的分工。

例如,第三方广告SDK不得设定过于敏感的触发参数,App则需提供醒目的“一键关闭”通道。

虽然作为技术性文件,《实践指南》不具强制效力,但可以被作为监管、执法和评估的重要参考。

你试过误触“摇一摇”广告吗? 单选

明确广告SDK与手机App各自责任 

关于“摇一摇”广告的消费者投诉已持续多年。早在2024年1月,中消协发布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之一即为“摇一摇”广告的泛滥现象。 

中消协指出,在2023年“双11”期间,“摇一摇”跳转广告泛滥之势引发诸多热议。许多用户反映走路的时候打开App都能跳转到第三方软件,“甚至专门打开都没跳转的快”“想关也关不了”。

根据《实践指南》的解释,“摇一摇广告”是一种手机广告的触发形式,通常出现在 App 开屏首页。其通过调用手机中的加速度、重力、陀螺仪等一种或多种传感器实现,当用户的晃动动作触发设定阈值时,便自动跳转至广告页面。

过去几年,监管部门亦曾多次关注“摇一摇”广告的跳转乱象。

比如,2022年,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在工信部指导下发布了《App用户权益保障测评规范》,要求App信息窗口不能欺骗性跳转,并具体设定了“摇一摇”广告的触发门槛:加速度不小于15m/s2,转动角度不小于 35°,操作时间不少于 3s。

2023年2月,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重申“不得利用高灵敏度‘摇一摇’等易造成误触发的方式诱导用户操作”。 

尽管规范频出,“摇一摇”广告乱象仍难根治。记者此前获悉,有第三方聚合广告SDK平台“指导”App开发者,根据监管检测形式,动态调整参数,躲避监管。最近这套灰色策略引起监管关注,约谈了第三方广告SDK。

多位业内技术人士告诉记者,其实“摇一摇”广告的展示,大部分由第三方广告SDK控制。其是一种嵌入App里的开发工具包,也是快速接入广告资源的渠道。

而记者注意到,相比征求意见稿,本次正式发布的《实践指南》在责任划分上更加清晰,明确区分了第三方广告SDK、App运营者的责任。

具体来说,《实践指南》要求第三方广告SDK必须设置清晰的“摇动”图标和指引,并确保广告的触发灵敏度不会因用户非自主意图的操作(如行走、乘车、拿起或放下设备)而产生误触跳转,触发阈值与此前规定一致。

与此同时,App运营者在接入第三方广告前,也要对相关参数进行检测,防止未经用户同意的参数更新。

App需设置一键关闭“摇一摇”广告渠道

从原则层面,《实践指南》还提出了对App运营者和第三方广告SDK的三项基本要求:透明性、自主性和个人信息保护。 

其中,“透明性”意味着必须向用户披露真实、有效、完整的信息;“自主性”要求设置便捷的广告功能关闭渠道和合理的触发阈值,保障用户自主选择是否触发广告跳转;而“个人信息保护”旨在防止信息泄露和信息滥用。

针对 App 运营者,《实践指南》也提出了多项安全要求。比如,App应在设置页面提供便捷的“摇一摇”广告功能关闭渠道,用户选择关闭的,App 不再展示“摇一摇”广告。

此前,微博、豆瓣、哔哩哔哩、网易云音乐、虎扑、喜马拉雅、百度、番茄小说等应用均曾被用户点名投诉。在部分地方消协的介入下,已经有部分平台提供永久关闭“摇一摇”广告的选项,通常位于“设置”-“隐私权限”中。 

截至7月23日,记者再次测试以上8款App,其中哔哩哔哩、网易云音乐、虎扑、喜马拉雅、番茄小说4款App已能在后台设置了关闭“摇一摇广告”的选项,其余App以及市面上大多数应用暂未提供类似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实践指南》作为技术性规范文件,并不具备强制力,但可作为行业监管、行政执法以及后续评估的重要依据。

(从左至右分别为:哔哩哔哩、番茄小说、网易云音乐的“摇一摇”广告关闭通道)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