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世界级名片 江西九江正式获评“国际湿地城市”
国际湿地城市——九江 陈奕融摄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沈冠楠报道:7月24日,《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Ramsar COP15)举行第三批“国际湿地城市”颁证仪式,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其中,江西九江“榜上有名”。这标志着,九江正式成为江西继南昌后、第二个被认证的“国际湿地城市”。
除九江外,此次获得认证的中国城市还有上海崇明、浙江温州、云南大理、福建福州、浙江杭州、西藏拉萨、江苏苏州、湖南岳阳。至此,我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居全球第一。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介绍,由《湿地公约》认证的“国际湿地城市”,是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目前,全世界共有“国际湿地城市”74个。此前,我国的哈尔滨、海口、东营、武汉、盐城、南昌等13个城市,分别于2018年和2022年先后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这些湿地城市湿地资源丰富,湿地景观独特,不仅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还实现了城乡人民共享优良湿地生态空间的美好愿景。
八里湖:城市与湿地相得益彰 图源:九江市林业局
斩获世界级荣誉,不仅有赖于九江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也是江西省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果。
据悉,九江素有“众水汇集之地”的美誉,拥有长江江西段152公里岸线和全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三分之二水域,以及全省五大河流之一的修河全域。这座依水而建、倚水而兴的城市,拥有30.53万公顷的广阔湿地,10个万亩以上湖泊、41个千亩以上湖泊的星罗棋布。高达63.68%的湿地保护率,让这里成为东亚至澳大利西亚水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节点、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来此越冬。
自2023年全面启动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以来,九江通过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完善保护网络体系、探索智慧管理模式、强化生态修复等举措,在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中走出特色路径。一系列湿地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更让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