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喊“渴” 水位跌至12米

2025-07-25 12:40 阅读
江西水利

     近期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7月25日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跌至11.85米(黄海高程,下同;吴淞高程为13.71米),较昨日下降0.15米,较常年同期偏低4.53米。伴随着持续高温,水位不断下降,鄱阳湖频频喊“渴”。

      据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统计,7月以来,长江流域大部持续高温少雨,25日8时,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3.77至4.64米。鄱阳湖水面面积较今年最大时缩小1030平方公里。历史同期来看,2022至2025年,分别在7月29日、7月11日、9月4日、7月24日7时跌至12米水位。今年以来星子站平均水位偏低2.48米,最大偏低4.49米(4月11日),低于枯水位天数142天(1月1日至5月23日)。

      持续高温下,鄱阳湖“缩水”严重。25日8时,五河入湖流量2980秒立米,出湖流量5650秒立米,湖区通江水体面积2100平方公里,比去年小1450平方公里;容积51.0亿立米,比去年少152亿立米,比昨日减少2.11亿立米。

      多年来,受江湖关系变化影响,鄱阳湖枯水期大幅提前、枯水历时明显延长、枯水位持续降低以及9-11月退水速率加快,鄱阳湖不断发出“渴”的呼唤,让大家都为之忧心忡忡。人们怀念王勃笔下“渔舟唱晚,响彭蠡之滨”,怀念苏东坡眼中“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的鄱湖胜境。

      江西各级水利部门密切关注,开展多轮水文水资源监测和会商研判,提前做好防旱抗旱和枯水应对准备。人们更加希望的是,能早日采取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这一根本性措施,帮助鄱阳湖恢复水文节律。只有这样,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才能彻底解决枯水问题,得以真正“解渴”。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