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抖念稿到侃侃而谈,萍乡这群“村播姐姐”真能打(图)

2025-07-31 09:04 阅读
大江新闻原创

  视频制作:邓敏

直播现场(叶斯妮 摄)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叶斯妮、邓敏报道:一张方桌、一面直播屏,架上手机、补光灯,桌上整齐码放着10余种农特产品,简易的露天直播间便搭建完成……7月28日15时许,距离开播还有3小时,湘东区白竺乡太阳升村村委会门口已是一片忙碌。这场跨越县区的助农直播,是芦溪县村播(联盟)妇联(以下简称村播妇联)成立后的首秀。

  萍乡首个村播(联盟)妇联成立

  7月18日,村播妇联正式成立,属萍乡市首个。当天,通过不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主席1名、副主席3名。凭借出色表现,刘苏娇全票当选为主席。

芦溪县村播(联盟)妇联成立(受访者 供图)

  村播妇联成员共15人,来自农业生产、房产销售、餐饮小吃等各行各业。她们有人负责上镜直播,有人负责订单统计,有人负责幕后协调,利用女性特有的亲和力,通过电商直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农户增收。

  “我们鼓励妇女同胞用镜头讲述乡村故事,推介家乡优质农特产品,学习掌握直播带货新技能。”芦溪县妇联主席欧阳艳萍介绍,村播(联盟)妇联旨在凝聚各村干部、新农人中的优秀女性代表,打造一个学习交流、资源共享、互助协作的专属平台。

  田间地头探访实情

  一周前,了解到太阳升村有农产品滞销,在与当地村委会沟通协调后,村播妇联成员便前往田间地头、农户家实地走访。“我们要上门了解农户的家庭情况、产品数量、价格制定等系列情况,综合考量后再拍摄预热视频。”刘苏娇介绍。

上门了解农户产品(叶斯妮 摄)

拍摄蜂蜜推广素材(叶斯妮 摄)

  当村播妇联成员走进脱贫户黎海军家时,他与母亲正为500斤乌桕蜜滞销一事发愁。“养蜂13年了,蜂蜜天然健康,口感醇正,就是苦于没有销路。”话音刚落,团队已经开始拍摄蜂蜜素材,准备进行推广宣传。

  面对质疑,刘苏娇看得很开:“虽然只能帮农户一点,但只要我们尽力,他们能感受到。”她还特别强调要保证“两头效益”——既不能让农户吃亏,也不能让消费者买贵。

  “不吃农户一顿饭、不收农户一分钱”是这个团队立下的铁规矩,更是她们扎根乡村、真心助农的生动写照。

  从手抖念稿到侃侃而谈

  “3、2、1,上链接!直播间的粉丝朋友们,想吃正宗农家烟笋的请抓紧下单……”直播现场,村播妇联副主席、主播林燕萍对着镜头卖力吆喝,像是在和街坊邻居分享自家好物。

林燕萍(中)正在直播(叶斯妮 摄)

  谁能想到,这位如今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的主播,曾经也“手抖念稿”。2019年,为帮农户售卖滞销农产品,她硬着头皮开启了人生首播。“第一次直播前,我写了几页话术稿,连每一句话都要标注停顿符号,就怕说错一个字。”林燕萍笑着回忆道。

  “她不是简单地卖货,她心里装着家乡和乡亲们。”村播妇联副主席方绍员看着忙碌的林燕萍,语气中满是骄傲与欣慰。这句话不仅是对林燕萍的肯定,更是对村播妇联工作的最好诠释。

  林燕萍的蜕变,是村播妇联赋能女性、助力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小屏幕连起家乡情

  当晚的直播中,不断有农户背着自家的农特产品陆续赶来。脱贫户刘元荷带来了自己在山上采摘的十余斤藤茶,这是她半个月的劳动成果;年近八旬的苏香云提着辣椒和烟笋来到直播现场……随着主播的热情推介,这些产品通过直播镜头,很快找到了买家。

  “下单的多为在外萍乡人,就好家乡这一口乡土味儿。”刘苏娇告诉记者,为了这份乡情,团队格外用心:本地顾客可到线下门店自提新鲜货品,而发往外地的包裹会被特别叮嘱“易碎品请轻拿轻放”。

直播结束后核对订单(叶斯妮 摄)

  这场2个小时的助农直播,为农户增收8000余元。苏香云数着到手的近千元现金笑得合不拢嘴:“这样卖货打抢样,自己提出去卖很费神,还不一定卖得出去。”

  夜色中,村播妇联成员正忙着核对订单、分发现金、打包装车……与农户的笑脸交织成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