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县前山村:童心向军魂 巧手绘荣光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化先 实习生曾至炜报道:夏日的蝉鸣里藏着别样的热忱,余干县瑞洪镇前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小院里,十多双亮晶晶的眼睛正追随着志愿者手中的军旗模型。“这是我们的八一军旗,它的红是英雄的鲜血染就……”随着生动的讲述,一场名为“巧手架‘心’桥,投石问‘军’路”的八一建军节主题活动,在前山村暑期托管班正式开启。
红色种子在童心中发芽
“谁知道八一建军节是怎么来的?”志愿者张梦盈的问题刚落,徐静怡立刻举起小手:“我爷爷说,是很多勇敢的人打了胜仗!”童稚的回答引来一阵欢笑,却也精准触碰到历史的脉搏。志愿者顺势铺开时间轴,从南昌城头的枪声讲到新时代的强军梦,从陆海空三军的职能讲到身边退伍军人的故事。
在“致敬英雄”诵读环节,孩子们稚嫩的声音汇成响亮的合鸣:“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孩子们扬起的脸上,那些关于忠诚与奉献的词句,正悄悄在心田扎根。
“现在,我们要架一座特别的桥!”志愿者张武强捧出彩色卡纸与雪糕棒,孩子们立刻明白了——这是要搭建“感恩红军桥”。黄彧谦趴在桌上,一笔一划在雪糕棒上写“解放军叔叔辛苦了”,笔尖顿了顿,又添上一个歪歪扭扭的爱心。旁边的小组正为桥身结构争论不休,最终决定用交叉叠放的方式让桥更稳固,“就像解放军叔叔互相支援一样!”
半小时后,一座由百余根雪糕棒组成的“心桥”在桌上渐渐成型。每根木棒都是一句赞美,每道黏合处都藏着童真的敬意。
投石器里的智勇较量
“古代的士兵怎么打仗呢?”随着志愿者张武强拿出的投石器模型,活动进入最热闹的“智勇投石”环节。孩子们兴奋地用冰棒棍、橡皮筋组装器械,有的小组为了增加射程反复调整支点,有的则在瞄准技巧上争论不休。“我用10分积分换三次机会!”刚在历史问答中攒够积分的江奕凯,握紧自制投石器瞄准目标——贴有“侵略者”字样的纸箱。
“嗖!”石子精准命中,引得欢呼一片。被称为“神投手”的江奕萧分享秘诀:“就像解放军叔叔练习射击一样,要专心!”这场融合了物理知识与竞技精神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欢笑中体会到“智勇双全”的军人素养。
活动结束时,三十个孩子举着自己的作品与志愿者合影,镜头里的笑脸比阳光更灿烂。这座用雪糕棒架起的“心桥”,不仅连通了童真与军魂,更让红色基因在动手实践中完成了一次生动传递。正如前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张晶晶所说:“当孩子们亲手触摸历史、用心表达敬意时,爱国的种子就已经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