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庐山回响:一致对外的民族强音

2025-08-01 18:44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化先李政昊报道:1937年,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民族危机迫在眉睫。在这一重大历史关头,国共两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开始迈出破冰之步。

庐山,正是这一历史转折的见证者。西安事变后,1937年2月至9月,周恩来作为中共首席代表与国民党在庐山等地开展5次谈判,其中两次庐山谈判尤为关键。

1937年6月,周恩来等赴庐山谈两党合作,双方在庐山仙岩饭店多次会谈。周恩来拿出杭州会谈商定的纲领草案,蒋介石却不屑一顾,另提意在吞并共产党的《国民党革命同盟会》草案,首次谈判无果。

1937年7月,周恩来等再上庐山,提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全民族抗战等合作主张。但国民党限制中共代表的活动,蒋介石对宣言态度冷淡并企图控制红军,谈判仍无结果。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抗战宣言》,宣告“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8月至9月,国共继续谈判终达协议。8月22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发表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在庐山公开承认中共合法地位,这标志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正是在庐山,共产党从坚持抗战立场出发,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让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看到了希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