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党员的初心故事丨他,是28名孤儿的“爱心爸爸”……

2025-08-03 20:02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康春华 实习生郭禄阳、胡熙雅报道:一本旧相册,满是28个孩子的童年影像,承载了王林忠和妻子朱慈念的无私爱心。

今年已是古稀之年的王林忠,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28名孤儿的“爱心爸爸”。2004年,媒体上一则“爱心父母”招募广告,点燃了王林忠、朱慈念夫妇心中的爱心与热情,他们从50多对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南昌市社会福利院首批“爱心家庭”。面对潮湿冷清、鲜有人问津的一楼房间,夫妇俩二话不说搬了进去,和孩子们组成“临时家庭”。从此,这个小家总是窗明几净,他们倾尽心力将家打造成福利院的“样板房”。

“听着孩子们叫爸爸,我心里比什么都甜。”王林忠回忆和妻子一起在南昌社会市福利院的时光,脸上依然带着温暖的笑意。小小屋檐下,他们最多的时候同时是6个孩子的父母和依靠。“我对院长说,那些最难照顾的孩子就放心交给我们。”

令王林忠记忆犹新的是,其中一名大龄脑瘫患儿在夫妇俩手把手的辅导下,考出了双科90分的好成绩;生活的清苦,从未消减他们对孩子的关怀与照料:新年里崭新的衣裳,平日里干净整洁的穿戴,都是这简陋小屋中沉甸甸的爱。8年光阴流转,28个孩子在“家”的暖意里成长、离开。每一次孩子们健康快乐的笑脸,都凝结成夫妇俩心头的蜜糖;每一次离别的身影,却又在心头泛起酸涩的不舍。2008年,王林忠获评“南昌市首届十大慈善人物”。

事实上,王林忠还有一重身份——一名光荣的退伍军人。从军营到地方,王林忠的脚步从未偏离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1970年,17岁的王林忠入伍,主动报名参加医疗班,后调至解放军九十五医院跟班学习。有什么不会的,就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他说:“救死扶伤是医疗人员的职责,既然学就要学到最好,用爱心和精湛的业务服务患者。”1974年9月13日,王林忠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退伍后,王林忠转业至南昌的一家医院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病人始终是他心中最牵挂的。工作期间,他经手上万台麻醉手术,从未出现过失误。

2013年,王林忠的妻子朱慈念罹患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每周都需要进行3次血液透析。当妻子因病厌食、情绪低落时,他通过网络平台学做各式菜肴,变着花样帮妻子补充营养。他常宽慰妻子说:“你好好吃饭,就是给咱家‘挣’活路。”

“她是我的妻子,照顾她理所应当,这是作为一名丈夫的责任。”从此寒来暑往,王林忠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病妻,用爱与坚持为妻子筑起生命防线,直至今年6月妻子安然离世。

妻子病情稍稳时,社区里常能看到王林忠的身影。退休后的他主动报名照顾社区内的残疾人士,带头参与义务理发队。青云谱区洪都街道洪校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刘红受访时告诉记者:“王林忠心里总是装着社区的大小事,只要组织有召唤,他永远站在最前面。”

从军营里淬炼的担当,到病房中坚守的初心,再到福利院里播撒的大爱,王林忠用一生的步履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正如王林忠常说的那样:“作为党员,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为大家多做点事,心里踏实。”这份踏实,是一名共产党员最质朴最动人的心声。

南昌王林忠.jpg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