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设计驱动式创新推动江西文创产业发展

2025-08-04 04:50 阅读
江西日报原创

  在全球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设计驱动式创新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价值提升的重要引擎。江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文创产业能够成为江西撬动文化资源、放大文化价值、升级经济结构的重要杠杆。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内容,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跨越,是当前我省文创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驱动式创新强调对现有技术和社会文化元素的创造性组合与运用,通过设计赋予产品、系统、服务、模式和管理以“意义”,从而推动创新的发展。以设计驱动式创新推动文创产业发展,要整合赣鄱文化资源、培育“赣派”文创品牌、加大人才吸引力度,为江西文创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发展实践路径。

  暑期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内,游客们纷纷在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前驻足,以其为原型的网红文创IP“岁岁鸭”大受欢迎。本报全媒体记者 王蕴蓉摄

  整合赣鄱文化资源,推进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设计驱动式创新整合已有的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与消费内容。深挖各设区市特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九江的书院文化、抚州的戏曲文化、吉安的庐陵文化、赣州的客家文化等各具地域特色的资源,通过政府与企业协同设计,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文创产业设计标杆项目,促进设计创新成果示范应用,构建“符号有故事、产品有功能、场景有体验”的产业生态集群。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动漫、体育以及教育等多行业领域深度融合,重点运用数字技术,在设计理念中突出“文化内容+使用场景”,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市场需求,形成高附加值、可持续迭代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体系。

  培育“赣派”文创品牌,打造可持续IP。江西文化名城、名地、名人众多,具有极强的IP可塑性。品牌建设与打造IP要构建“文化定位-产品转译-叙事延伸-生态闭环”的设计创新路径。以头部文创设计企业牵头组建跨界设计团队,精准定位IP文化内核,对文化特色进行进一步深化设计创新。例如,将景德镇陶瓷从“瓷器”升维为“东方造物”的朴素智慧,将庐山文化从“山水景区”提炼为“诗意栖居”的精神符号,将红色文化从“革命精神”聚焦到“不忘初心”的情感内核等,并将其转化为具象的文化标签。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提炼的文化标签进行产品设计,采用“经典元素+现代语言”的设计理念,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创意产品。例如,将万寿宫“如意斗拱”元素设计为潮玩手办、主题盲盒等。通过用户共创机制,搭建“江西文创设计工坊”线上平台,开放文创元素数字技术库,降低设计参与门槛,便于用户参与设计创作;优秀作品由企业量产并支付版权分成,助力“赣派”文创品牌长期可持续发展。加强文化IP的价值赋能,通过叙事延伸赋予IP故事性和情感共鸣,在设计中融入文旅、历史、乡愁故事的内容表达,将分散的资源转化为强识别度、高情感值的IP资产,推动文创产业从“资源依赖”向“IP驱动”升级,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重提升。

  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培育创新机制。构建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拓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渠道,以设计驱动式创新为纽带,整合全省文创资源搭建“江西省文创设计中心”,引入国内知名文创企业与设计高校在省内设立产业创新平台,集聚国内外顶尖设计机构与人才,提供从文化元素挖掘、产品设计研发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全链条智力支撑。积极搭建省内高层次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各类优质服务资源,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个性化服务。例如,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设计文化创意发展基金,定期举办文创设计类大赛,提供交流培训及深造机会,激发创新活力,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育创新机制,为江西文创产业长期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蔡远卓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艺术学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