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养老照护更有温度和精度

近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以消费补贴形式支持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这一举措的出台,既能帮助家庭购买专业照护,减轻经济负担,也体现了国家在养老保障制度上的创新探索。
失能老人照护费用高昂、专业需求强烈,长期以来大多依赖家庭“硬撑”,不仅让照护者身心俱疲,也使很多家庭陷入经济困境。该政策采用电子消费券的形式发放补贴,通过“民政通”按月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老年人在购买养老服务时,可在消费券额度内按比例抵扣相关费用,这种方式既方便了老年人获取和使用补贴,又能有效监管补贴资金的流向,确保资金用于养老服务消费,是一种创新的补贴发放模式,精准回应了失能照护这一社会“痛点”。
养老服务消费补贴不仅是“雪中送炭”,也是推动养老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迈进的重要契机。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失能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家庭照护的能力和资源有限,社会化养老服务也同样面临着供给不足、价格高昂、质量参差不齐等难题,使许多失能老人想用服务却用不起、用不好。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补贴不仅缓解了家庭照护的资金压力,更通过财政引导释放市场需求,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向专业化和高质量发展。由此形成的正向循环,有望逐步缓解我国养老服务长期存在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政策要真正落地,还需要细化实施环节。失能等级评定要科学透明,补贴发放要精准高效,服务质量也要接受持续监督。
养老是民生大事,也是检验公共治理能力的标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不仅让失能老人和他们的家庭看到了现实帮助,也展示了公共政策向更高效、更精准方向的探索。期待这项举措尽快落实并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有尊严、有温度的照护中安享晚年。
刘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