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保密特警”实为欠债保安——一女子9个月被骗走4万元 广昌警方跨省抓捕帮忙追回全部损失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万欣 傅斯瑶 新法治报·赣法云 记者程呈)两人在某短视频平台的一恋爱博主评论区邂逅,仅因男子的工作内容“需保密”,延续了一场长达9个月的恋爱骗局。7月31日,记者从广昌县公安局了解到,该局破获一起网络交友诈骗案,帮受害人吴女士追回全部被骗钱款。
虚构身份织就情网
2024年9月,刚找到新工作的吴女士在某恋爱博主的评论区留言,表达对情感关系的期待。这条看似平常的评论,被潜伏在评论区的犯罪嫌疑人张某盯上,他主动私信吴女士,开启了持续9个月的骗局。
张某通过私信与吴女士建立联系后,迅速添加其微信号展开进一步交流。张某谎称自己是特警,并在社交平台发布不露脸的“特警工作”视频,营造专业形象。为增强可信度,张某还杜撰了特警身份细节,甚至编造“开会太累、晕倒住院”等情节,博取吴女士同情。在半个月的互动中,两人迅速确立网恋关系。
层出不穷的诈骗话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某的诈骗手段逐步升级。初期以“喝奶茶”等理由索要小额资金,后期编造“家人生病”“自己被狗咬伤”“在ICU抢救”等紧急情况,甚至冒充家属使用微信借款。今年2月,吴女士被多次要求借钱后,对张某有所怀疑,但张某以“单位保密规定”为由拒绝视频见面,并威胁称“向单位打听情况会影响其仕途”,逐步打消了吴女士的疑虑。
广昌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黄禹告诉记者,经查,2024年9月至2025年5月,张某通过20余个虚假理由,累计骗取吴女士4万余元。这些钱款被张某用于偿还网贷及个人消费。2025年5月,当张某再次以其亲戚身份用手机索要医药费时,吴女士要求与“亲戚”直接通话,发现接电话的人竟是张某本人,便恍然大悟,要求张某归还钱财。
保安变“特警”的荒诞真相
警方的调查,揭穿了惊人反转:张某实为江苏昆山某农庄保安,月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因沉迷网络赌博欠下债务,遂萌生诈骗念头。
7月16日,广昌县公安局民警赶到昆山,将张某抓获归案。经审讯,张某对虚构事实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张某家属代张某返还吴女士被骗的全部钱款。
警方提醒,本案暴露出三大诈骗特征:社交平台精准狩猎;长期经营信任关系;情感操控与威胁并用。群众在网络交友时,遇到自称“特警”“军官”等特殊职业人员时,需通过官方等渠道验证对方身份。当对方以“家人突发重病需筹措医药费”“遭遇意外事故急需用钱”等情感绑架话术提出转账要求时,切不可因“救急”心理盲目答应汇款。若不慎遭遇诈骗,请完整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拨打110报警并配合警方调查,同时联系银行冻结涉案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