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市公众安全感指数何以位居全省前列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吴雅雯 通讯员尹晨茜报道:6月13日中午,井冈山市茅坪镇茅坪村网格员陈志中像往常一样,吃完午饭后在八角景区周边开展巡查。“前面有两个摊主吵得不可开交,快打起来了。”听到村民呼喊,陈志中马上跑过去进行劝阻,并在线上“网格警格联动群”同步报告情况。
不到10分钟,茅坪镇司法所、派出所和村委会工作人员都赶到现场。原来,双方为揽客发生口角,进而产生了肢体冲突。为控制局面,民警将冲突人员带到了派出所进行调解。“不是谁先动手谁错更多。打架双方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还要赔偿医疗、误工费等。”井冈山市人民法院龙市法庭负责人汪金勇说。冷静思考后,双方达成了和解并相互道歉。
在井冈山市,矛盾纠纷有快解之法,也有慢解之法。今年1月,某合作社负责人李先生冲进井冈山市综治中心,找到法官诉说:“抵押的房产突然要拆迁,银行现在要冻结200万元贷款。草莓棚刚扩建种子还没落下呢,这可怎么办啊?”了解相关情况后,承办法官说服银行暂缓冻结,并给合作社2个月筹措资金。调解日最后一天,李先生带资赶到法院,双方当场签署协议,纠纷圆满解决。
这份温暖,正是井冈山市交出的平安答卷缩影。2013年以来,该市公众安全感连续12年稳居全省前三。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井冈红色治理”新模式在发挥作用。创新推动的“党员进网格 井冈议家亲”活动,使得在职党员下沉社区服务,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红色基因化作治理动能——线上,发布短视频200余条,“井检说法”栏目反响热烈;线下,20台村居法务助手智能设备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每户必进”不是口号,而是刻进骨子里的行动准则。自2024年11月以来,井冈山政法干警坚持每季度开展不少于一周的“扫楼式”走访,网格员的足迹走遍67003户。
拿山镇沟边村村民严大叔还记得,自家因宅基地引发的多年积怨,正是在民警第三次登门时迎来转机。“他们带着司法所、国土所的人现场丈量,当天就划清了界限。”截至今年7月,这样的“入户听诉”已收集诉求1660件,及时流转并妥善处置1316件,走访覆盖率达100%。
在井冈山市,织就了一张安全紧密的社会治理防控网:自2024以来,井冈山市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50.4%,电诈案件锐减31.25%,命案连续54个月“零发生”。街头的平安义警、“红袖标”义务巡防队,更成为流动的平安哨岗,先后帮助群众找回走失儿童、老人23次。
3月11日,当民警带着照相设备叩开张大叔家门时,这个为女儿办证发愁的父亲重展笑颜。“我的小孩行动不便,麻烦你们上门服务,真是太感谢了!”张大叔攥着新办的居民身份证哽咽。这样的场景得益于井冈山打造的“红色代办队”,去年已为特殊群体上门代办服务50余人次。
红土映初心,星火永传承。从网格员脚下丈量千家万户的门槛,到民警迅速抵达纠纷现场;从“红色代办队”为残障群众上门送证,到公证服务跑出“零等待”加速度……井冈山市正以“红色治理”为笔,续写着新时代的平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