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国字号”认证上新,让江西“老味道”火起来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江西省会昌酱干、弋阳大禾谷等90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此次认定标志着江西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知识产权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详见→江西又有90个产品获地理标志产品认定)
江西又添“国字号”荣誉,会昌酱干、弋阳大禾谷等90个产品喜提地理标志认证。这意味着,这些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美食,不仅有了“官方盖章”的品质保证,更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新名片”。截至目前,江西的地理标志产品已达146个,它们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赣鄱大地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会昌酱干的咸香醇厚,源自赣南特有的水质和传统发酵工艺;弋阳大禾谷的软糯香甜,得益于信江流域的肥沃土壤和精耕细作。这些产品之所以有特色,正是因为它们无法被简单复制,离开了那片土地,就少了那份独特的韵味。地理标志认证,不仅是对产品品质的认可,更是对一方文化的传承。它让“土特产”不再只是“土”,而是成为有故事、有底蕴的“金字招牌”。消费者买的不仅是一包酱干、一袋大米,更是一份带着乡愁的记忆,一种对传统匠心的致敬。
地理标志产品是带动农民增收的“金钥匙”。数据显示,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产品溢价平均超过20%,有的甚至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升级。比如,南丰蜜橘获得认证后,不仅价格翻番,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电商销售;婺源绿茶走向全国后,茶农的收入也水涨船高。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之美誉,众多地理标志产品通过认证,会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既能提升产品附加值,又能保护传统工艺,还能带动就业。这种文化自信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获得感,为乡村全面振兴打造“地标引擎”。
有了地理标志的“加持”,这些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关键要在“守正创新”上下功夫。一方面,要严格保护传统工艺,确保品质如一;另一方面,也要拥抱新业态,比如通过电商直播、文旅融合等方式,让“老味道”触达更多年轻人。比如,会昌酱干可以开发便携小包装,成为都市人的健康零食;弋阳大禾谷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高端米制食品。只有让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才能让地理标志产品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地理标志认证,不仅是一张证书,更是一份责任、一个机遇。它让散落在乡野的“珍宝”被看见、被珍惜,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添彩。未来,期待江西的地理标志产品能讲好更多“乡土故事”,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消费者都能品尝到这份独特的“赣味”情怀。
(彭松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