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共产主义中国了心愿!一方舞台沟通中希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陈文报道:“我们的文明,纵然看起来不同,却极为相似。它们共享着对仪式、音乐与典礼的共同记忆。”
8月2日晚,“抒情的米基斯·提奥多拉基斯百年诞辰纪念演出”在南昌红谷滩大剧场举行。悠扬的旋律、深情的嗓音、轻快的布祖基琴声让现场的希腊和中国观众沉醉在音乐构建的梦幻世界里,成为一场搭建起两国文化交流的盛会。
“音乐能够突破语言的障碍,直抵人们内心。”随团来到南昌的希腊国家旅游组织中国办公室总监穆佩罗表示,文化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希望两国的文化交流可以从舞台逐渐延伸到更广阔的民间,让两国人民更相亲。
据悉,该演出已在上海、北京两地举行,南昌是乐队此次中国巡演的第三站,也是最后一站。记者了解到,今年11月,江西文演集团出品的大型舞剧作品《天工开物》即将作为中希国际戏剧节的特邀作品于2025年11月末在希腊雅典演出,预计在雅典最大的室内剧场——圣诞剧场演出四场,给当地观众奉上精彩的视觉盛宴和独特的文化故事。
缘起:米基斯的中国之愿
“无论我们创造了什么,都是从人民中汲取的,我们也将其归还于人民。”这是此次演出作品的作曲人米基斯·提奥多拉基斯(Mikis Theodorakis,以下简称“米基斯”)生前的一句名言,也是他坚守的艺术创作信念。
米基斯是一位马克思列宁主义追随者,同时也是一位深深植根于希腊民族灵魂的音乐家。在其近七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逾千部作品。他的音乐横跨古典与民间,融合交响、清唱、舞剧与电影,既庄严又抒情。他为多部好莱坞影片制作音乐。其中,电影《希腊人佐尔巴》(1964年)创作的配乐风靡全球,其中《佐尔巴之舞》更成为希腊音乐的象征。除了为银幕添声,他还创作了7部交响曲、4部歌剧与众多清唱剧,奠定了他在世界当代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2021年9月2日,提奥多拉基斯在雅典逝世,享年96岁。希腊全国为他降半旗,举国哀悼三日。
2017年,在他去世四年前,92岁的米基斯将自己的作品正式托付于得意门生玛丽亚·帕帕乔治乌(Maria Papageorgiou),并亲口表达了将音乐带到中国的愿望:“尽管身体状况已不允许远行,但我期待在这个属于人民的重要国度,我的音乐可以开出繁花,结出硕果。”
交汇:一场音乐会的联结
舞台上,玛丽亚·帕帕乔治乌(Maria Papageorgiou)与塔尼娅·察纳克利杜(Tania Tsanaklidou)用极具深情和实力的唱功征服了现场观众。当《左尔巴》的音乐响起,台上的两位主唱随着律动跳起了希腊当地的瑟塔基舞,再现了电影《希腊人佐尔巴》中的经典画面。
“我非常激动、自豪和荣幸!我们成功完成了如此艰巨的项目,实现了米基斯的愿望。”音乐会结束后,青年歌手玛丽亚·帕帕乔治乌依然心潮澎湃。她说,米基斯虽然从未亲自来到这里,但他深深敬仰这里的文化及其发展方式。我们兑现了承诺——带着他的音乐到他深爱的共产主义中国演唱。
当晚,众多南昌市民走进剧场,聆听米基斯的经典之作。“这是一种激情和伤感交织的旋律。”江先生是一位音乐发烧友,当他听到《如今花朵凋零》《天堂的边缘》等歌曲时,已深深沉醉其中,跟随词曲作者在爱的炙热与苦难的挣扎中沉沦。“语言并不是欣赏这样一场精彩的音乐会的阻碍,我相信许多人都能从旋律中找到情感共鸣。”
“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是艺术应当承载的使命。”此次主唱之一的希腊知名歌唱家塔尼娅·察纳克利杜表示,米基斯的歌曲曾给予希腊民众巨大的精神力量,让他们能够保持高昂的精神,含泪歌唱自由、团结与民主。她还深情地说,中国和希腊同为文明古国,都曾为全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更是在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后,创造了发展的奇迹。这份奇迹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通过辛勤与奋斗所创造的。
未来:舞剧《天工开物》的希腊之约
穿上杜邦纸制作的戏服、用毛笔模仿古人在纸上写作、登上《天工开物》剧组5米高的道具船……演出开场前,随希腊演出团队一同到来的20多位希腊籍游客体验了舞剧《天工开物》的服装道具,对中国传统的服装、印刷、养蚕等技艺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我登上了滕王阁,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传统与摩登。”希腊游客Nikos笑着说,自己很喜欢江西的人文,准备留在这里玩一个月。“剧场诞生于希腊。我很骄傲,看到剧场走向中国、走向世界。”Liana是一位忠实的剧场粉丝,谈起舞剧《天工开物》在希腊的演出,她表示现在就是最好的时节,这部剧一定能在希腊收获观众的喜爱。
“这种探班活动能够让中希双方的民众感受两国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哲思,增进彼此的了解,为以后更大范围的交流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江西文演集团党委副书记刘小玲表示,未来还将推动更多优质的江西的文艺精品走向海外,同时引入国外的佳作进入文演院线,让剧场成为人们了解中外文化的重要窗口。
作为中希国际戏剧节2025年的重要项目之一,舞剧《天工开物》和“抒情的米基斯·提奥多拉基斯百年诞辰纪念演出”的互访与交流,也让戏剧承载起更多民间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作用。
“目前,在希腊的演出已经开票了,我们收到了很多观众的留言,都很期待这部舞剧。”中希国际戏剧节秘书长朱皓天表示,希腊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未来《天工开物》的希腊之行不仅仅是一个文艺作品的演出,更重要的背后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和民族智慧也将被更多国际观众看到和了解,是一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益探索。
穆佩罗也表示,这次希腊国家旅游组织招募了20多位随剧出游的游客团,让他们跟着演出剧团去旅行,这是一种新型跨国旅游方式。希望《天工开物》赴希腊演出时,也能组织跟随剧组的旅游团到希腊旅行。他将积极向总部申请,为这一部分游客提供免费参观雅典卫城、卫城博物馆等优惠服务。也欢迎更多中国的戏剧和音乐会到希腊演出,参加雅典-埃皮达鲁斯音乐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