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组团:织牢农田灌溉保障网
连日来,面对持续晴热天气,新区永修组团九合乡早部署、快行动,从水源保障、渠道管护、人员值守三方面精准发力,织密织牢农田灌溉保障网,让三万余亩稻田在骄阳下依然保持蓬勃生机,为秋粮丰收夯实基础。
“今年新修的提灌站太给力了,水流足、扬程稳,100多亩稻田浇水不用再靠机井慢慢抽了!”望着汩汩清水顺着管道流入自家稻田,种粮大户淦爱民难掩喜悦。
今年以来,九合乡聚焦水源“卡脖子”问题,推进水利设施升级,新建8座提灌站,总装机功率达366kW,同步铺设主要灌溉PE管道6.6km。这些“解渴”工程如同毛细血管,将水源直送田间地头,大幅提升了农田抗旱灌溉的效率和覆盖面,让农户省力又省心,抗旱底气愈发厚实。
“以前渠道堵了、漏了,得层层上报等处理,现在一个电话,物业管护队当天就来修!”说起渠道变化,门楼村干部深有感触。
为破解灌溉渠道“重建轻管”难题,九合乡依托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引入第三方物业公司,对全乡灌溉渠道实施专业化物业化管理。物业管护队成立以来,已累计疏通沟渠28千米,修补“跑冒滴漏”渠段1.3千米,让淤塞的“毛细血管”重新畅通。
从主干渠到田间渠,每一段渠道都有人管、有人修,真正打通了“灌溉‘最后一公里’”,确保水源“流得进、用得上”。
现在,在九合乡各提灌站,管理员每日巡查设备、记录运行数据已成常态;田间地头,片区渠道管理员穿梭在稻田间,仔细排查每一处隐患。
九合乡充分落实管理责任制,30个重要的水源提灌站均配备操作管理员,全天监控泵站电机运行情况,确保设备“开得动、转得稳”;田间渠道按片区划分责任区,管理员“划片包干”,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处置。
此外,九合乡农水口组建抗旱应急专班,整合技术骨干力量,针对突发情况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用“人守机不停”的坚守筑牢抗旱防线。
如今,走进新区永修组团九合乡田野间,连片稻田郁郁葱葱,在风中摇曳出丰收的序曲。
从水源到渠道,从设施到人员,新区永修组团九合乡以扎实举措筑牢抗旱屏障,让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保障的力量,也让丰收的希望在万亩田畴间蓬勃生长。
来源:新区永修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