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空调病”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林杨
随着夏季高温持续,空调成为人们避暑的“保命神器”,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中,或者是突然进入低温的空调房,不少人开始出现,头晕、乏力、关节疼痛等症状,这很可能就是所谓的“空调病”。
其实,医学上并没有“空调病”这个疾病,这是一个社会学诊断的病名,通常凡是与空调有关或空调引起的相关疾病,就能称之为“空调病”。
空调病的说法能传播开来,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确实会对健康产生一些影响。最常见的是眼部不适,其次是呼吸道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跟空调的过滤网、风道里的污染物、微生物有关。另外,很多空调房间里空气相对封闭,导致空气中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湿度下降,这些也都容易引起不适。
空调病并非医学上的正式诊断疾病,是民间对因空调使用不当引发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统称,根据诱因和表现不同,通常可分为有呼吸道症状和无呼吸道症状。
然而要让大家在三伏天关闭空调也不现实,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空调病呢?
一、每年至少一次空调清洗
在夏天开启空调之前,建议大家对空调进行一次清洗。在运行过程中,空调的滤网和散热片上会积累大量的灰尘和微生物,如果是中央空调,风道里也可能会有这些脏东西积累。
一方面,它们会影响空气和散热片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影响制冷效果,更加费电。另一方面,滤网、散热片、风道里的尘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也可能随着气流被吹到室内,引起身体不适,严重的还会造成皮炎、呼吸道感染。
二、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最好控制温度在26℃
空调的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一般维持在26℃较好,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5-8℃,以免一进一出,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甚至影响血管收缩、舒张,诱发心血管疾病。
若家中较闷热,可以先适当调低一点,等温度降下来后再调至26℃。
三、空调不要直接对着吹,定时通风透气
在使用空调的时候,尽量不要对着空调出风口吹,开窗通风很有必要。
很多家庭里的空调是传统空调,并不具备新风系统,这样的空调在工作时只是不断让室内的空气循环流动,并不引入新鲜空气,所以会造成空气里的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让人昏昏欲睡。这种情况下,建议开空调一段时间之后,开窗通风一段时间,更换一下室内的空气,或者在更换空调的时候直接更换成带有新风功能的空调。
夏天吹空调虽然爽,但也得讲究“度”,别让“续命神器”变成“健康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