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公共空间不是情侣“秀场”
日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一对情侣在湖南长沙岳麓图书馆少儿阅读区亲密躺地搂抱超过10分钟,引得不少孩子好奇张望。事发现场有志愿者在岗,却未当面劝阻,家长们对此提出了不满与质疑。
本是私密温馨的情侣互动,却被搬到了满是孩童的公共阅读区。他们不仅旁若无人地相拥躺卧,甚至在保安事后指出“此处为少儿阅读区,需注意行为影响”时,还以“自己有权在此活动”为由强硬回怼,其言行之失当,着实令公众侧目。
自由和权利是有边界限制的,情侣间的卿卿我我本无可非议,但需要懂得克制与尊重,图书馆少儿阅读区是滋养童真、传递文明的场所,在此处不加掩饰地展现过度亲密,既是对公共秩序的漠视,更可能给未成年人带来错误的行为暗示。这种以“个人自由”为名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显然越过了文明的底线。
随着社会观念的开放,人们的情感表达确实少了过去的拘谨,但豪迈绝不等于放纵。公共空间的核心属性是“共享”,它要求每个参与者都遵守基本的行为准则——在地铁里不大声喧哗,在餐厅里不肆意浪费,在图书馆里更要保持庄重,这不是对个性的压抑,而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遗憾的是,近年来公交、地铁、候车室等场所的“不雅激情戏”仍时有发生,仅靠道德谴责已显乏力,还需制度层面的约束来筑牢文明防线。
其实,国内外一些地方早已有用规则守护公共空间秩序的例子:在我国,江苏苏州的轨道交通乘车规则中明确规定“不得在车厢内做出不雅及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其中包括情侣接吻、拥抱等;在欧洲,奥地利维也纳规定,在地铁内接吻、大声打电话等行为罚款50欧元。这些实践证明,清晰的边界和有力的惩戒,才能让公共空间真正成为文明的载体而非失范的舞台。
情侣间的爱意值得珍视,但表达的方式必须兼顾场合与他人感受。期待更多城市能加快完善公共空间行为规范,让“守礼”成为每个人的本能选择。唯有如此,公共空间才能真正回归其应有的纯净与和谐,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尊重与舒适。
(樊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