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干部“失联8年”直戳监管之殇

2025-08-07 14:44 阅读
大江网原创

  日前,陕西汉中城固县三合镇政府的一则登报公告,引发广泛关注。公告显示,该镇干部鲁某强8年多前擅自离岗至今未上班,通知其限期返岗,逾期不归则解聘。

  一纸登报寻人启事,揭开了基层治理的“荒诞剧”。陕西城固县某干部“失联8年”后,当地政府才启动解聘程序。这场迟到的“离职仪式”,不仅让“躺平式干部”现出原形,更暴露出人事管理的“植物人状态”。而“失联”成为长达8年的“待解之谜”,是管理之弊、作风之殇,更直戳监管缺失锥心之痛。

  一名公职人员8年未上班,从“擅自离岗”到“长期失联”,无人追问其去向,也未及时清理编制,本该层层触发的预警机制全程静默;年度考核、编制核查等制度防线集体失效,暴露的不仅仅是基层人事管理存在“纸面巡逻”的怪象,更暴露了从单位主管到组织部门,多环节监管者集体“装睡”的懒政行径,拉响了加强监管的警报。

  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杜绝“失联”闹剧,还需打好“组合拳”。其一,加强顶层设计,扎紧制度笼子。细化公职人员离岗相关管理办法,建立全国联网的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编制、工资、社保数据实时比对,堵住“吃空饷”漏洞。其二,强化日常监管,织密防控网络。推行“人脸识别+电子围栏”智能考勤,异常离岗实时预警,系统自动推送到相关监管部门。其三,硬化考核标准,杜绝形式主义。将干部日常管理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实行责任倒查机制,对漏管失察的各级责任人同步追责,打破“集体无责任”怪圈。而唯有制度设计不留白、日常监管不断档、考核问责不走过场,才能彻底铲除干部“失联”的土壤。

  干部“失联8年”不是一个“黑色幽默”,不能一笑而过,更不能一处了之,值得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认真排查、引以为戒。事实上,这场迟到八年的“寻人记”最荒诞的不是干部失联本身,而是监管沉睡太久,更折射出了少数单位“只要不闹大就不处理”的庸政懒政逻辑。

  唯有高扬处罚的利剑,让阳光照进干部管理的全过程,让公众监督的探照灯照亮每个角落,让大数据监管的“天网”覆盖每个环节,“在编不在岗”的灰色空间才会消弭,才能杜绝“失联8年”的荒诞剧重演。

  (王鸣镝)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